你在生活中是否遇過這種人,表面看起來能言善道、八面玲瓏,好像很「大人」一樣很會社交,但實際上他做出來的行為或說出來的話,卻暴露了小孩裝大人的侷促感,反而顯得更土?
自以為「很會社交」的同學,
不斷說出令人尷尬的發言
前陣子和一群老同學吃飯,或許因為我們這桌漂亮女生很多,引起了別人的注意,突然一個隔壁桌不認識的大叔,就帶著一個阿姨跑過來敬酒。兩人一看就知道是老江湖,很會聊天也很會催酒,一下子就把氣氛炒熱起來。但其實我們只想自己好好吃飯,遇到這場面心裡都覺得有點尷尬,大叔一直吹牛說他在忠孝東路有開一家餐廳,說下次我們這些「漂亮妹妹」去,就要給我們折扣碼請我們吃飯,還說我們這麼漂亮,坐店裡就可以幫他拉客,他旁邊的阿姨也一直幫腔吹捧。
這種話,聽聽笑笑就好了,不必當真,當下只想敷衍過去,讓大叔趕快自討沒趣地離開。沒想到一個同學自以為很會跟這種老江湖「周旋」,還很認真地拿出手機來問:「那折扣碼是多少?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
後來大叔又死纏爛打,問我們大家幾歲,那位認真的同學想表現自己「很會聊天」,說了一堆五四三後反問:「那你們幾歲?」阿姨笑說:「哎唷不要問,我年紀應該都可以當你們老師了。」沒想到那同學又認真的說:「真假?那妳教什麼科目啊?」
當下聽到真的不知該笑還是該哭。
自以為很會社交,
其實暴露「低情商」的行為
現實生活中,我遇到過很多自以為很長袖善舞,實際上卻不斷在自曝其短的人。他們模仿的是某種「大人社交的樣板」,卻沒有真實的社會經驗或智慧底氣去支撐那些「社交表演」,以至於顯得很土。以下是三種常見的「自以為很會社交,其實暴露低情商」的行為:
#1
自以為機智風趣,
實際上是惡毒刻薄
疫情的時候,一個朋友被裁員失業,過得很悲慘,不過還好他女友工作穩定,那段時間的房租都是由女友負擔。沒想到有次一群人約吃飯,某個人竟然對那位朋友說:「欸你真的很幸運找到這種能幹的女人,你乾脆盡情白吃白喝,以後都不要上班了啦!」當下那朋友顯得尷尬又不悅,但沒特別說什麼,只是笑笑敷衍過去。
這種自以為的幽默,暴露的是一個人的幼稚、缺乏同理心與刻薄。在不對的時候,對不對的人,說不對的話,這不是低情商,什麼是低情商?
#2
自以為「說話直」,
實際上是白目
相信你我都遇過說話常用這種起手式的人:「我就是說話比較直」「你不要介意,我平常就是這樣」「我這個人就是不會說謊」⋯⋯然後通常後面都會接一些白目又冒犯人的話。
「說話直」原本是一種優點,不撒謊不拐彎抹角,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直率大方。
但很多情商低的人,卻仗著「說話直」之名行「白目」之實,對話方式相當自私,完全不考慮對方的感受,甚至只是想滿足說教的欲望,展現自己的高人一等。
一個真心想為你好的人,在說話時,必定會先考慮到你的感受,然後再去想有效的溝通方法。那種用「說話直」來掩蓋自己「說話難聽」現實的人,通常都缺乏「好好說話」的能力。
#3
自以為很能言善道,
實際上只是想高人一等
有種人,喜歡展現自己「懂很多」,你說什麼,他都要反駁,只為了為自己製造賣弄知識的機會。你說喝綠茶對身體好,他會說「不見得吧,我聽過有人說⋯⋯」;你說你推薦東京某家餐廳很好吃,他會說「你確定那不是觀光客去的?我知道另外一家更好⋯⋯」,總之你說東他要說西,永遠持相反意見,邏輯永遠非黑即白,而且他永遠是對的,永遠比所有人懂得多。
這種人看似滔滔不絕、能言善辯,實際上他說出來的話都是空的,張嘴說話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這種不懂得適時閉嘴、聆聽他人、互相學習的人,展現的不是聰明,而是土拙。
Read More
Art design: Be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