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接受電台專訪,被主持人問到「靈魂伴侶」的事情。
我們討論到很多人的伴侶,都會和他們本身特質不一樣,例如一個充滿開創冒險、想像力豐富看向大局的人,那麼他的伴侶很容易是一個謹慎細心、看向世間險惡的人,他們兩個人在一起會合拍互補。
過去,我總是羨慕這種關係,直至後面觀察許多朋友的離婚主因,我赫然驚覺——互補,不是真正的靈魂伴侶。
互補,不是靈魂希望「意識」(我們)做到的完成式,你跟這個人在一起,不應該是依賴他的特質,而是你必須從他如何照顧你的過程中,學習起來,用這個來好好照顧自己。
我有一個朋友,不,好幾個朋友都是這樣,早期跟伴侶都很相愛,但他們總是說:「如果沒有我的老公,我根本就是一盤散沙,我老公就是一個比我細心比我理智的人。」
「我沒有我老公不行,我絕對會做不好事情。」
這不是靈魂伴侶。
結婚七、八年後,擁有這些想法的朋友,全部走向離婚一途,當他們來找我哭訴,我鼓起勇氣告訴他們,妳跟你老公相遇,其實是要從他身上學習細心和理智,而你的老公和妳在一起,則是要從妳的身上看見並習得妳的特質,你們是互相學習、吸收彼此能力,最終成為自己。
「妳本來就是要學會細心,你老公是引導妳,但不是幫妳做。」
「妳曉得這個差異嗎?」
你跟你老婆,你跟你老公,不管誰跟誰,你們兩個在一起,就是雙方靈魂給予意識的功課,要他們結伴踏上「成為完整個體」的旅途。
你們對彼此做的付出,都是基於愛,所以甘願。
但是你們都必須清楚,伴侶擅長的特質,不等於你沒有,只是你發展得比較不好,或是你根本懶得發展。
就像爸爸照顧小嬰兒,說媽媽比較理解小孩在哭什麼,並沒有,是你根本懶得觀察,懶得學習,你才如此;就像女人仰賴伴侶,說男人做事比較有邏輯、比較冷靜,並沒有,妳就是情緒化又邏輯很差,請妳看見,然後調整,不要合理化自己的神經質與小劇場。
以我自己舉例,我是一個憑著內在喜悅和好奇心去開展事業的人,為此不懈鑽研、天天自律,但我清楚我是一個在生活上不拘小節之人,除了寫作,其他小事都不夠細心,坦白說這個缺陷不小,一個人生活太率性樂觀,寫作風格縱使波瀾壯闊,但細緻度明顯不足。
好的,比方我的伴侶(我只是舉例),他可能跟我相反。
他剛好是個做事有步驟,踏著深沉與穩重的步伐、懂得多面思考,但他可能心態是一個只想追求成功,卻不曉得開創本源必須是遵循內在好奇心,否則一旦成功後,他只會更加貪婪或悲觀,無法辨識身邊哪些人是真正為他好,哪些人又是貪圖,又或他就會開始依循「社會定義的成功模式」來創造,那依然無法獨一無二,甚至無聊至極。
秉持的內在的喜悅和好奇開創,此番實驗精神,才能讓他做出更有趣且獨特的創意。
我跟他在一起,他會從我身上看到一股野性與創造力引爆的純粹動能,還有源源不絕的熱情和創意,而以上其實能深刻提升他的事業以及追求夢想的心態,讓他知道一時挫敗不過是靈魂的挑戰,此刻的墜落與停滯,不過是為了未來的擴大視野,因為宇宙終究是非線性運作,你現階段的停頓阻礙,在靈魂的眼裡,其實是蓄積的過程,實際上,你每一天都比今天進步。
至於我跟他在一起,我會看到他如何扎穩步伐,或在生活細節裡更照顧自己,抑或觀察他是如何看待文明的縱深、社會的黑暗,讓我對人類性格的多重維度有更深的體認。
可是,伴侶是要學習我的精神,把這個精神成為他的一部份,而我也是如此。
我們要學習把伴侶的特質,變成我們自己的技能,技能不用太好,畢竟有些人天生就是數學差,但數學差歸差,起碼基本加減乘除你也要知道吧?而不是遇到數學題目就是要伴侶幫你寫。
互補,不該變成成癮性的依賴,就像人類賽姬和神明邱比特成婚之前,她的獨立自主,也是包含感性的愛和理性的自控。
一昧仰賴對方的優勢來補足你,這不是完整,這不是靈魂要追求的,靈魂要追求的始終是全為一,因為這個人的來到,他和你如此不同,讓你更加看見自身弱點,但你做不到的,他居然能做到,那麼你要近距離觀察他怎麼做,怎麼去愛你,然後學起來,愛自己。
會說沒有老婆、沒有老公,自己就會一盤散沙,不知道如何組織自己的人,倘若時間再長,或是密集住在一起,基本上離婚是遲早的事,或是即便相守一輩子,也會是一種「因需要而捨不得離開」的成癮關係,並非純粹的獨立個體相遇,最初是從身到心的吸引,用時間慢慢地相知相愛。
有些靈魂,如果祂需要意識成大業,倘若發現這個意識根本沒在這段婚姻學到獨立,演變一種依賴,祂必然會讓這段婚姻崩塌,讓意識徹底清醒:沒有誰能幫你拼湊自己。
伴侶是引導跟陪伴,不是「幫你做」。
伴侶和妳不一樣,為的不是要幫你做事,讓你將這種互補視為理所當然,是你們要從對方身上學習他的心態、學習他的做事精神,並在自己體內整合為一,你們因為對方而完整,可是你們都清楚這不是依賴,在於他會的東西,你也懂了,你從小到大貫徹的概念,他也明白了。
待到那時,你們既已整合為一,卻願意互相陪伴,才是互相尊重且平等的,真正的靈魂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