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麵包店買東西,發現好多家店的架子上多了一個叫「國王派」(Galette des rois, King cake)的東西,這才想到,一年不知不覺過去,又來到了吃國王派的日子!
國王派長得圓圓的,外層酥皮澄黃油亮,裡面包著杏仁奶油內餡,不僅外型討喜,口味也很不錯。
法國人過完新年後,接著要過一個叫「主顯節」(L'Épiphanie)的天主教節日,其中一個傳統,就是把親朋好友們找來,分食美味的「國王派」,紀念耶穌降生後首次顯露給東方三王的事件。然而,國王派最早其實與天主教無關,而是源自古羅馬人的「神農節」(Saturnalia)。
源自古羅馬的傳統
奴隸享受一天當「主人」的滋味
每年的 12 月底,古羅馬人都會慶祝神農節,祈求未來一年的豐收順遂。
在這一天,人們大吃大喝,普天同慶,像辦廟會一樣熱鬧,無論是主人還是奴隸都共襄盛舉,而其中一個重頭戲,就是分食國王派。
人們會在派裡面放一個象徵「豐收」的蠶豆,切成幾等份分出去,吃到蠶豆的奴隸,就成為「一日國王」、「神農之子」,可以在這一天對主人發號施令、訴說真實心聲,還可以和主人們同桌進食,甚至享受被眾人膜拜伺候的快感。
當一天的「任期」結束後,這位奴隸可以選擇被處死,或是恢復奴僕身份。
Photo via: Wix
有人說,透過互換身份的傳統,羅馬的主人們可以避免和農神衝突而遭到降禍,可憐的奴隸,在階級遊戲裡不論怎麼玩似乎都是輸。
樸實無華國王派
反映著歷史文化的變遷
到了 13、14 世紀,法國的國王餅開始和「主顯節」結合起來,蠶豆被視為基督的化身;18 世紀後,人們開始用各色各樣的瓷偶取代蠶豆,但無論怎麼換,國王派裡藏著的小寶藏,都一直被叫做 “la fève”。
國王餅雖然看起來只是個樸實無華的糕餅,卻反映了不少社會歷史的動盪。
Photo via: Empreinte Sucrée
法國大革命時,傳統的觀念受到挑戰,有人主張「國王餅」應該要拿掉裡面的瓷偶,並且改名叫自由餅(galette de la Liberté)或平等餅(galette de l'Égalité),後來甚至一度被廢除。
但無論法律怎麼轉,深入人心的傳統是很難一朝一夕消失的,革命動盪平息後,國王派傳統又悄悄捲土重來。
1975 年,總統季斯卡(Valéry Giscard d’Estaing)更發起了新的傳統,每年在艾麗舍宮的新年招待會上分食夠 150 人吃的大餅。
Photo via: Gala
到了現代,國王餅風俗隨著移民足跡傳遍全球,歐洲、美國、亞洲,記得有年在越南旅行,我就在法國友人家裡吃了國王餅。
現代的國王餅,在一般烘培坊就能買到,有些店家還會附上一個硬紙皇冠,吃到瓷偶的人,就能戴上皇冠,迎來一年的好運。
隨著當代流行文化發展,國王派裡的瓷偶也開始現代化,出現了各種有趣甚至帶有 camp 感的造型,在法國,有很多人以蒐集這些小瓷偶為樂,帶起了名叫 “favophilie” 的風潮。
Photo via: Overblog
怎麼玩「國王派」遊戲呢?
國王派到底要怎麼吃呢?
首先,準備一個國王餅(到烘培坊買或自己烤都可以),在裡面放一個瓷偶(但記得不要太小,以免吃到的人噎著了!),接著將國王餅照現場人數+1 切分,那個「+1」的一塊,傳統象徵上是留給可憐窮人吃的。
Photo via: Bake from Scratch
國王派分好後,請在場年紀最小的人爬到桌子底下,由他指揮現場年紀最大的人,用手指誰就給誰,將國王派一塊一塊分給隨機指定的人,而吃到幸運物的人,將戴上國王/王后王冠,迎來新的一年的祝福。
這個遊戲雖然簡單,但充滿溫馨的樂趣,一月的這個時節,不妨也買個國王派,找親朋好友到家裡聚聚,應應景吧!
Read More
>>> 你知道荷蘭有兩個「聖誕老人」嗎?兩老之爭還引發英荷媒體大戰
>>> 年少得志,掌握北方與中原大權,但這位皇帝最後卻被做成「臘肉」
Cover Art Design: Vic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