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人相信死後的世界,因此法老死後都被製成木乃伊,等待重生的來臨。中國雖然沒有這樣的習慣,但在歷史上,卻有一位帝王死後被當成牲畜一樣做成了木乃伊,死狀淒慘,還被後人譏為「帝羓(ㄅㄚ)」。
「羓」,是漠北遼國人吃的臘肉,而這位「臘肉皇帝」,就是鼎鼎大名的遼太宗,耶律德光。
他年少得志,北方與中原大權都在他手上
耶律德光生在動盪年代,是契丹國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第二個兒子。按照當時慣例,帝王大位應該是要傳給長子的,但耶律阿保機覺得大兒子漢化太深,反而這個二兒子和自己習性相似,而且他才 20 歲就參與了無數戰爭,展現領導風範,於是耶律阿保機將王位傳給了耶律德光,當時他才 25 歲,卻掌握了廣大北方的大權。
Photo via: Ancient History Encyclopedia
同個時期,後唐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了得到權力,主動接近耶律德光,希望他能出手幫忙攻打後唐,而作為條件交換,他表示願意當「兒皇帝」,並割讓燕雲十六州。
耶律德光答應了,派出兵馬,一下就滅了後唐。石敬瑭接著創立後晉,本來局勢維持住一個穩定平衡,沒想到石敬瑭的繼位者不願意繼續俯首稱臣,於是耶律德光便出兵討伐,攻進首都汴梁,滅了後晉。
燒殺擄掠引起反抗,撤退時得了怪病而死
這下,耶律德光幾乎認定自己可以稱霸中原了。他下詔,把「大契丹國」改名為「大遼」,放任自己的軍隊四處燒殺擄掠、搶奪資源,所到之處都成荒煙漫草,平民死的死,逃的逃,民怨日漸累積,各地出現反抗勢力,而當時在晉陽稱帝的劉知遠更號召後晉餘黨,出兵攻打耶律德光。
Photo via: National Geographic
耶律德光看情勢不對,決定撤退回北方。沒想到就在這個撤退過程中,他莫名染上了怪病,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鑑》所說,耶律德光出現發燒症狀,全身不適,得抱緊冰塊替自己降溫,甚至還張口啃食。有人說他染上瘧疾,有人說他得了流感,但最可能的,或許是腸病毒。
耶律德光一路燒殺,所到之處屍體橫陳,有腐爛,有病毒,有蒼蠅,有糞便,交叉傳播下來,得腸病毒的機率其實不低。最後他不敵病魔,死在了欒城的殺胡林。
被當成畜生製成臘肉的皇帝
耶律德光的死訊一路傳到北方,他的母親述律太后聽了,不敢置信,要求生要見人,死要見屍。但問題是,耶律德光離家數百里遠,天氣又那麼熱,當時又沒有冰箱這種東西,再加上陣仗龐大,這一趟路走回去,屍體鐵定腐爛發臭,到時候甚至連他媽都不認得。
Photo via: Practical Self Reliance
正當眾人愁雲慘霧時,一個御廚站出來,說不如把耶律德光做成臘肉吧。
遼國人常吃牛羊,當時沒有現代科技,要延長肉類食用期限,最好的方法就是製成臘肉。本來眾人還覺得這點子荒謬,等於是把皇帝當畜生看,但想來想去卻沒有別的選擇,於是他們只好大膽採用御廚作法,把耶律德光剖開來,五臟六腑刮除乾淨,然後抹上幾斗鹽巴,再煙燻烘乾,就這樣製成了「臘肉皇帝」。
述律太后見到了被製成臘肉的軀體,觸目驚心,但確實是自己的兒子沒錯。太后痛徹心扉,接受了兒子已死的事實。
無論一個人多麽位高權重,也無論他的歷史定位是高是低,死了之後,就只是骨與肉,和其他的動物並沒有什麼區別,而曾經是一代梟雄的耶律德光,就做了最直接的證明。
Read More
>>> 風靡歐洲的「林黛玉美感」:曾經,得肺結核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Cover/art design:Be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