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爺今年初出新書《給生活撐起一葉舟》,最近還在台北辦了同名書畫展,粉絲說什麼都要去現場朝聖!學生時代就把他的詞唱到倒背如流,如今來到三十世代的年紀,也開始懂得欣賞書法抑揚頓挫裡的韻味。
書畫展的每幅字畫都是金曲歌詞、自帶旋律,展廳正中間掛著哥哥張國榮的那首〈追〉,想到許久前夕爺曾在自己的臉書分享一首「寫了卻沒給哥哥唱成的歌」。在 4 月 1 日的今天,特別好奇它唱出來會是什麼模樣?
填詞的人,寫書法的人
創作這件事很玄,總會誤認為作品和創作者有種不可分割性。小時候就因為這樣,一直以為以填詞捕捉歌手真實面的林夕,一定是個話少、內向的憂鬱份子,結果,結果,夕爺是快樂的射手座啊。
他可以描繪世間的悲傷嘆息,然後轉身就來一段韓團 BTS 歌舞;也當然可以自己開 Podcast 節目滔滔不絕分享話癆,回到書房閉關三天兩夜不出聲寫書法。
我在「給生活撐起一葉舟 林夕書畫展」看到夕爺性格中的兩極相遇,那份動靜衝突的可愛。
沈住氣,林夕落筆滿腔熱情。於是在〈紅豆〉看透了風景,在〈不一樣又怎樣〉感受兩個迥異的宇宙受到引力靠近,在〈至少還有你〉見證為了一個人能放棄一切的堅定。
與其說林夕寫了滿牆書法,不如說他展示了獨自和文字與墨色遊戲的紀錄,濃淡、乾濕、輕重、收放,每一道撇捺都無法複製。
金曲字畫雖然無聲,但存在感十足,配上夕爺親自錄製的粵語語音導覽,四個維度的感官刺激讓我欲罷不能:過去哼唱的、現場視覺震撼的、當下私人感受的、林夕在耳畔說書的,然後看到那首夕爺寫給哥哥張國榮的〈追〉。
合作無數金曲,「那首歌」卻從未問世
魄力十足的大字「追」,像是仙俠笑傲江湖之間,也像是在浪濤上前進的帆船。
這個字,寫起來真的好像張國榮這個人。
Photos via:cryafter_write
耳機傳來夕爺本人的全粵語導覽:「〈追〉的沿途中,我們慢慢散落了一些東西。」但有些事、有些人卻是一輩子也忘不了。
想起好久以前林夕曾在臉書分享:他翻找到一首樂詞譜,原先是寫給哥哥、但最後沒唱成,名叫《兒歌》的一首歌。紙張泛黃的手寫字還清晰,和書畫展的作品形成對比。
Photos via:林夕 臉書
他說:「只有曲與詞,卻是無聲無息之歌。」並引用同樣是香港作詞人,潘源良先生的話自嘲,未唱的歌不算是首歌。
多年後回顧分析,覺得這首《兒歌》寫得實在負面、未被收錄專輯或根本沒灌錄很正常。不過他也補充表示:「如果他(Leslie)今天尚在人間,可能肯私下哼給我聽的。很多他作曲的 demo,都是用哼的錄起來,有時就在電話裡錄音給我作詞的。」
林夕與張國榮的合作,有知心的浪漫
同樣作為既執著又憂鬱的人,林夕和張國榮在音樂上難能可貴的默契廣為人知,〈追〉、〈紅顏白髮〉、〈有心人〉、〈左右手〉都是香港樂壇的經典作。
他們的合作有知心的浪漫,隨興哼唱譜曲,有時還是張國榮出「作文題」給林夕接招:他請林夕以「紅」為名寫歌,也是他說〈我〉的開頭必須是這兩句歌詞:I am what I am /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
林夕在多年後表示:「他很驕傲、很大膽的和我合作這首〈我〉,這個姿態幫助香港社會減少對同性戀的歧視。」
在「給生活撐起一葉舟 林夕書畫展」裡野剛巧看見〈我〉的字畫,林夕選寫的歌詞是:「快樂是/快樂的方式不只一種」。
Photo via:cryafter_write
雖然聽不到張國榮唱那首《兒歌》覺得可惜,但在快要接近四月一號、墮入季節性憂鬱循環的此刻,想到了哥哥的溫柔歌聲。再次深深感謝夕爺幫張國榮在台上,完整驕傲地做他自己,然後也有了繼續快樂的力量。
提到 4 月 1 日,夕爺還有個幽默感,「我講這麼多次『哥哥節』,如果香港政府這麼重視創意產業的話,早該把愚人節改名啦。」支持連署改名哥哥節!有人要跟我一起加一嗎?
Read More
>>> 想哥哥的時候,就聽這些歌:讓陳奕迅被封神的《浮誇》,當年是就為了張國榮而寫的
>>> 你離開了卻散落四周:哥哥離開20周年冥誕這天, 我搭機追星到香港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