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有些朋友期待著家族團聚與豐盛大餐,有些朋友卻一副興趣缺缺、巴不得時間直接跳轉到年後的樣子。
如果你也屬於後者,過年回家對你來說,可能只是單純在盡一種「家庭義務」,如果你可以選,寧願一個人在家追劇,或是和朋友出去玩,總之只要想到要和父母長時間相處,心裡就會產生一股莫名的煩躁。
我從家裡獨立十年以上後
發現自己有「失望性情感隔離」
我從家裡搬出來已經十年了,雖然和父母維持著普通的關係,但基本上生活完全獨立,有事都自己處理,心煩就找朋友傾訴,從來不會想到要「麻煩」父母。
每回想到新年,心底隱隱覺得勉強抗拒,不是很想和父母花那麼多時間相處,甚至每次見面,心底總有一股說不上來的無名火。
最近我學到心理學一個叫「失望性情感隔離」的概念,發現那完全就是在說我。
失望性情感隔離
是長年反覆受傷後,終於放下了對父母的期待
「失望性情感隔離」,不是一種精神疾病,而是一種長年反覆受傷後,在內心建立起來的自我防禦機制。
它來自長年以來對父母累積的「失望」之情,這種人從小面對父母的質疑、指責與過度控制,長年地不被聆聽、不被了解、甚至不被愛,情感需求得不到真正的回應,久而久之,失望累積到了一定程度,終於對父母不再抱有任何期待,學會了劃清界線,自己照顧自己。
很多有「失望性情感隔離」的人,你問他是不是討厭父母,很多時候其實也不是,不是不愛,也不到憎恨,但就是不感興趣,冷冷淡淡,不想要有過多的牽扯與瓜葛,寧願好好地各過各的,也不要糾纏不清。
凡事指責、不尊重小孩、過度控制⋯⋯
都可能造成「失望性情感隔離」
有幾類人,長大後似乎比較容易產生「失望性情感隔離」。
一種是,父母總是用負面情緒在教育。
凡事指責說教、無法理性溝通,隨便對孩子發洩情緒,無論你做什麼都不對。你興高采烈買了糖果和家人分享,父母卻一句「這麼胖還吃這麼不健康的東西」;你努力唸書成績終於有點進步,父母卻冷冷地說「這麼用功還比不上隔壁鄰居小孩」。
另一種是,父母以「愛」之名行過度控制與情緒勒索之實。
嚴格控管你的行蹤、未經同意翻看你的東西、對你的朋友進行身份背景盤查、奪命連環 call、逼迫你照著他們的安排過活。
其他還有關係複雜的重組家庭、父母個性自私不愛小孩等,都很容易造成小孩從小感到被忽視,久而久之就不再對父母抱任何期待,不願再親近,就算長大後,父母有意想重新拉近關係,都覺得已經不必要不想要了。
小時候不被「看見」的你
長大後仍有能力「看見自己」
想要修復自我,不能等待「父母覺醒」,而是要理解,你已經有與生俱來療癒自我的能力。
失望性情感隔離,表面上看似已經放下一切,實際上卻仍心存逃避與抗拒,從小不被看見的需求,最終都會成為沈默的怨懟。
療傷的第一步,就是「看見」。不要等別人「看見」你,你要先「看見自己」,並主動尋找能看見你的人。
承認自己的確對父母感到失望,承認自己確實感到受傷。
告訴自己,原生家庭關係,不等於所有的人際關係。你對家人失望,不代表你應該對所有人際關係失望。
接受原生父母有自身認知與智慧的限制,就算他們看不見你,你還是能在自我、朋友、愛人或某些志同道合的人身上,練習培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獲得被看見與被愛的可能。
Read More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