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所謂「七情內傷」的說法,人體的氣血變化皆與情緒息息相關,根據《黃帝內經》, 過度的怒、喜、思、憂、恐都會對身體有傷害,反之,如果對應器官有問題,當然也會影響情緒的表現。而中醫重食補,吃對食物,正確滋補五臟六腑,就能有幫助情緒穩定的功效。
如果你最近覺得心情無法控制的大起大落,就代表你該好好吃東西了。
1.
怒,要吃苦
根據《內經》記載,憤怒是因肝有疾病而發,憤怒也會傷害肝臟。人在盛怒之下,肝的陽氣過度升發、氣血上升,造成肝火亢盛,臉部呈現面紅目赤。輕則抑鬱、焦慮、煩躁、善哭、失眠、口苦,重則會引發精神疾病。
如果最近突然覺得脾氣暴躁、易怒,可以吃蓮子心、芹菜、苦菊、油菜,能排解鬱結在肝臟的壞氣,幫助心氣穩定、心情舒暢。
2.
悲,要吃辣
中醫認為肺是人體抵禦穢物的重要屏障,而醫學證實,當人們悲傷過度、意志極度消沉時,容易耗散肺氣,導致身體免疫力降低,出現氣不足、乾咳、咳血、沙啞等症狀。當你經常有想哭、難過情緒,表示你的肺可能出問題。
這時候就就多吃辛辣食物,像是:蔥、蒜、韭菜、生薑、酒、辣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有發散風寒、行氣止痛,有助宣洩肺氣,提升肺部機能的功效。如果不知道這些菜怎麼吃,麻辣鍋、辣咖哩通常都有包含,約朋友大吃一頓吧!
3.
憂,要吃甜
《內經》認為過度思考、憂慮甚至胡思亂想會傷脾,脾是人體氣血運化的樞紐,脾虛很容易導致泄瀉、嘔吐、血腫、出血、消瘦、浮腫等疾病,許多人因為過度焦慮導致身體機能下降,進而大病一場,正是這個原因。
如果你有被焦慮所苦,常覺得緊張、精神不集中、無法放鬆,可以多吃甘性食物,像是山藥、棗子、葡萄、甘蔗、香蕉。當然,想吃蛋糕、巧克力、糖果也可以,這些東西肯定能讓心情變好。
4.
恐,要吃鹹
腎是人類表達驚恐情緒的主要臟器,你一定有聽到「嚇到尿褲子」這句通俗語,是因為人在受到劇烈驚嚇時,會打亂腎的氣,導致腎功能缺失,引起大小便失禁。若是最近經常覺得不安、害怕,對很多事情興致缺缺,那可能要好好關心腎臟健康。
想促進腎臟功能,可以吃點鹹性食物,如海帶、海藻、紫菜、螃蟹等,生於鹹水地帶的食材,它們與腎氣相通,能滋養腎精、提升陽氣並振奮精神。
Read More
>>>7 個「低成本養生法」學起來,不用砸大錢,在家裡就能無痛變美
>>>「情緒穩定」真的可以被刻意練習:照著 4 個步驟,我戒掉討人厭的情緒勒索
Art design: Be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