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 13 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Alice Monro)高齡 92 歲逝世,她身後留下許多刻畫女性生命的經典之作,人雖不在,卻持續發揮著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此外,這個月也有很多精彩的驚悚作品,例如韓國作家的「暖驚悚」超現實短篇故事、宛如X檔案般的犯罪小說,也有許多以自身衝撞愛慾書寫而成的私密經驗,又或是馬來西亞移民書寫家族中人那些遊走於瘋狂的故事⋯⋯
五月書單很精彩,在整理這篇推薦的同時,我的購物車也一起爆了。
以下文字節錄自各家出版社介紹
#1
《相愛或是相守》
——2013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被譽為最好的作品
之一
作者: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譯者:王敏雯
木馬文化
《相愛或是相守》最初於 2001 年出版,是孟若的第十部短篇小說集,刻畫女性的心境更為洗鍊、幽微、充滿靈光。孟若時而穿梭在她們的童年、少女時代、白髮蒼蒼的時期,讓她們的人生矛盾、困境以及欲望逐一顯現,最後變得極具張力,在篇幅有限的短篇,彷彿能體驗她們一輩子的生老病死。
這些出生小鎮的女性從小看似乖順、恪守社會賦予她們該具備的特質,然而在成長後,她們毅然遠離原本被交予的責任,離家、離開另一半,過起一直以來所嚮往的人生,帶著永遠的愧疚,也帶著嶄新的興奮。透過細緻的刻畫,這些角色變得立體豐富,即使被世俗認定為「悖德」,在孟若的描寫下,卻能令讀者產生同理、不願批判,甚至她們的心聲也都是我們共同擁有過的。
#2
《熱帶夜》
——韓國金枝跳越時空文學獎、教保文庫徵文獎得主驚艷文壇的
「暖驚悚」!
作者:趙禮恩/譯者:陳品芳
皇冠
「小時候,我是一個等待惡夢的孩子。只能在夢中看見的那些奇妙場景、沒有脈絡的故事,深深令我著迷。雖然做惡夢會使人疲憊,但當我把留在記憶中的畫面,以及只能在夢中感受到的強烈情緒寫在筆記上後,我就覺得自己掌握了珍貴的碎片,能通往無人涉足的世界,那甚至令我感到滿足。」
被忘記之前不如先消失──
不擔心死亡,卻畏懼孤獨──
陪伴太溫暖,寧可相信謊言──
有點扭曲,有點浪漫,這是恐懼,還是愛呢?8 個冷暖交織的世界,8 個不止於絕望的故事── 如果分不清恐懼與愛,那就一起抱著吧。
#3
《故鄉無用》
——「這種破爛命,到底是誰教她的。」
作者:馬尼尼為/繪者:馬尼尼為
新經典文化
馬尼尼為首部長篇,以虛實交錯手法寫上個世紀中移居馬來西亞的家族。馬尼尼為以「無用」一詞形容自己的馬來西亞故鄉,她寫自己家族裡那些沒有學歷、艱苦謀生、病了瘋了甚至永無發達之日的人是無用之人,那片成長之地則成了無用之鄉。
從一座廟的大火寫起,寫一群中國移民馬來西亞的人們,討海、種菜、開小店營生,包括「我阿公」和那一家十四個兄弟姊妹的命運,有到新加坡當護士的、有當小學老師的、有嫁給廟公的、有生不出孩子買小孩的,有高燒後腦子不靈光死了丈夫的阿嬌姨、有來到台灣念美術返鄉生子最後自殺的青學姊,當然還有帶來溫暖一輩子安靜守分的媽媽。故事裡這些移民,透過馬尼尼為的文字,眾生化身為一群「原始的存在」。時時面對無所不在的死亡、疾病與瘋狂。「無用」反倒是神賜福的平淡日常。
但她寫道:「但是這些東西已經在我體內生根發芽,只有我對這些人有興趣,對這些事有興趣。」為此,她用故事記得他們,用詩歌頌它。
#4
《莫斯科的情人 Влюблённые》
——「欲念是罪,卻又如此聖潔純粹。」
作者:白樵
時報出版
Влюблённые,俄文即戀愛中的人們。欲求般若大證悟者,必得通體舒脈於先,肉啟後方能靈啟。以基輔戀人為藥引,催促離開島嶼,潛行於後列寧格勒,迷走於街,獻祭肉體,融入他者,各式俄國男子,色如諸多畫派,他們交匯、分離、變形,相遇卻不重逢,於愛中困惑,從以為的消亡中獲得重生。
走入異美的俄國文化,告別荒謬瘋狂的家族史,曾數次赴俄學習語言、留學的作者白樵,以青春為餌,身體為器,將自己的魂魄,遺留在北國雪地結界中,將自身延展成一則田野調查的紀錄片,以構詞學為骨,展開智識型散文書寫,文字一如既往的華美斑斕。厚灰冷冽的北域,他以私我骨血情愛涅槃,撬開冰封;於文化衝撞中,將語言幻化成不同線條,引領著抵達與轉身。每寫下一件事,猶如封印一件物體,他不悼亡,僅以書寫頑抗命運。
#5
《人體農場 The Body Farm》
——「每一具屍體,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傷心故事。」
作者: 派翠西亞.康薇爾(Patricia Cornwell)/譯者:蔡梵谷
臉譜
一個風景如畫的純樸小鎮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命案。十一歲的愛蜜莉遭性侵害後,赤裸陳屍於湖畔偏僻的草叢中。小鎮警方在經驗不足、人手缺乏的窘境下向 FBI 求援。調查人員發現做案的手法幾乎可以直指前陣子在里奇蒙市犯下連續血腥殺人,最後還狡猾逃脫的通緝要犯。然而讓人困惑的是,遺體的現況與警方建立的模擬犯罪情況有矛盾,一些疑點令人不安……
就在專案小組首度會面討論案情的幾小時後,成員中小鎮僅有的兩名警員之一在家離奇死亡,另一個傷重住院。更令人驚訝的是,在死亡警員家的冰箱裡找到警方遍尋不著的重要物證;而原本緊密配合的核心組員又產生心結,合作逐漸崩解;首席法醫史卡佩塔的座車也遭人惡意追撞…… 邪惡的因果像棵樹般擴散開來,逐漸吞噬他們之間已然動搖的信任……
#6
《藍,或另一種藍》
——「我們擁有同樣的不幸,追求同樣的幸福。」
作者:山本文緒/譯者:陳系美
麥田
佐佐木蒼子過著優渥的生活,卻陷在不幸的婚姻裡。
丈夫祐介包養小老婆,但她自己也與年輕情夫暗通款曲。或許自己並沒有資格抱怨吧,蒼子仍總是感到內心缺失了什麼。直到她在福岡之旅中偶然與河見蒼子相遇。佐佐木蒼子與河見蒼子,兩人除了擁有相同的名字之外,連外貌、生日甚至記憶都徹底相同。更讓佐佐木蒼子驚訝的是—— 河見蒼子的丈夫竟是自己過去的戀人俊一。
超現實的巧合讓佐佐木蒼子忍不住開始思索:如果當初她嫁的不是祐介而是俊一呢?河見蒼子是佐佐木蒼子有可能過得更好的人生嗎?難道,這是上天給她再一次反悔的機會嗎……?鬼迷心竅的她,向河見蒼子提出「交換身分一個月」的建議…… 這是一部匪夷所思、高潮迭起,恐怖懸疑又帶來溫暖的超現實戀愛名作。
#7
《寂寞狙擊:單身真的錯了嗎?一位獨身女性臥底婚戀市場,探詢
寂寞與愛的交友實錄》
——「終結寂寞的方法不是鼓勵婚育,而是培養愛的能力。」
作者:艾梅.盧特金(Aimée Lutkin)/譯者:李忞
臉譜
單身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許因為它總跟「寂寞」有所牽扯。然而綜觀歷史,儘管寂寞確實會引發痛苦,但過去當人們感到寂寞時,他們決定進入人群,而不是設法與他人建立婚戀關係。寂寞和愛情的連結,其實是相當近代的產物。
本書作者艾梅・盧特金是作家、導演,作品散見於《美麗佳人》、《Jezebel》、《Glamour》等雜誌。她在 2016 年因為撰寫〈何時才能說「我會永遠一個人」?〉爆紅。因為朋友無心的質疑,展開她的「改變大作戰」,開始健身、使用交友 App,在一個又一個約會中,企圖顛覆「單身必定空虛、寂寞、覺得冷」的謬論,結果卻不如她所想。她在書中以幽默譬喻描述單身生活引人發噱的時刻,坦率記錄遇到的各種挑戰,令人捧腹大笑,卻又處處扎心。
#8
《ANNA:時尚教母安娜.溫圖的華麗人生》
——揭開時尚教母安娜.溫圖墨鏡下的祕密!
作者:艾美.奧德爾(Amy Odell)/譯者:劉北辰
黑體文化
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中,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飾演魔鬼上司米蘭達。米蘭達位高權重,是時尚界的大咖。她專注完美、近乎刁難,讓主角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疲於奔命。這個惡魔上司的原型,就是安娜.溫圖。
她中學輟學,到服飾店工作,只為了追求對時尚的熱愛。
她長年頂著捲曲弧度完美的鮑伯頭,用一副墨鏡掩藏所有喜怒哀樂。
她的體態從少女時就恆久不變,她還敦促歐普拉為封面拍攝成功減重。
電影所塑造的形象廣為人知,但那僅是安娜的一部分。本書作者艾美.奧德爾訪談眾多安娜親友、鉅細靡遺地蒐羅資料,從側面勾勒出有血有肉的安娜.溫圖。她不再只是冷酷無情的惡魔上司,也是內向畏縮的少女、青澀的菜鳥編輯、再忙也要陪伴兒女的職業婦女。
#9
《我不是人家說的那種HERO:11 篇檢察官法庭陪伴與法律實踐
的故事》
——「不要說什麼捍衛正義,他只是和弱勢的當事人站在一起!」
作者:姚崇略
有鹿文化
一本好讀又自帶洋蔥的法普之書!非典型檢察官姚崇略,揭開檢察官每日工作的爆肝與不甘!作為檢察官,有時要執起公平的天秤,有時要擔任心理輔導師傾聽他人的苦衷,有時則需適時打開社會安全網,而非一味送入冰冷的監牢…… 但不變的是,檢察官是在法庭上和當事人站在一起,為他人發聲!
母親過世後,再沒人帶她去精神科回診,平日撿拾回收物維生的婦人,禁不起饑餓,拿了輪椅小販的一百元……但刑罰是改善她生活唯一的方法嗎?一起看似性侵的兇殺案,竟牽起另外三起殺人案件;檢察官家中半夜響起的門鈴聲,是不是被害人冥冥之中指引的方向?
《我不是人家說的那種HERO》中,以 11 篇真實經手過的案件,改編而成故事,講述檢察官的工作實況,用大白話,解釋深奧難懂的法律概念與制度。
#10
《別再跳脫舒適圈:以更少的壓力和更持久的心流狀態,創造真正
熱愛的人生》
——「你若想成為『過著快樂又圓滿生活的成功人士』,這本書將
會是你的人生指南。」
作者:克莉絲汀.巴特勒(Kristen Butler)/譯者:姚怡平
天下文化
舒適圈並非危險的地方!這本改變典範的指南要告訴你如何利用快樂、創造力和輕鬆自在的力量,為打造最美好的生活奠定基礎。
作者要告訴你,「沒有什麼地方會比在舒適圈時更快、更省力的取得成功。」她寫道:「我在舒適圈內生活,因此取得比想像中更多的成功,而且我沒有因此感到過於勞累或因此妥協,你也可以。」待在舒適圈,你會充滿安全感、信心、愉悅,且自然地展現自己,這時的你力量最大,嘗試新事物成功的動力最滿,只要透過 3 個步驟、27 個練習,我們就可以運用舒適圈所獲得的能量,取得巨大的成功。
#11
《親愛的女兒,假如媽媽明天死去:給孩子的 30 封未來信,陪你
活出有愛無礙的幸福人生》
—— 韓國 Kakao 平台,200 逾萬人淚推!
作者:姜聲花/譯者:葛瑞絲
蘋果屋
一本媽媽寫給女兒,充滿愛的陪伴之書 ──「希望有一天,無論媽媽有沒有在你身旁,
這本書都能夠成為安慰與力量,引你找到幸福的方向。」
以溫暖而堅定的筆觸,深得上萬讀者共鳴的韓國人氣作家姜聲花,在經歷一場大病後,害怕想說的話來不及表達,逐字寫下給女兒的 30 封未來信。從面臨挫折時的撫慰,迎接挑戰時的心態,再到追求幸福的方法,在每封信中,都蘊含著一位母親的愛,以及一個人生前輩的真切領悟,希望能以安定心靈的智慧,跌倒也無妨的溫暖,為孩子,為自己,為每一位翻開本書的讀者,帶來微小而明亮的光芒。
僅將此書獻給每一位父母,每一位孩子,人生肯定充滿很多難以預料的事,但有時,幸福與不幸之間的差別,只是一個簡單的念頭。希望這本書能成為黑暗中閃爍的星星,照亮仰望它的人。
#12
《懂也沒用的神祕旅行:小說家金英夏旅行的理由》
—— 韓國熱銷 520,000 冊,上市後連續 14 周穩坐冠軍寶座!
作者:金英夏(김영하)/譯者:胡椒筒
漫遊者文化
儘管旅行令人疲倦且耗費金錢,為什麼人類還是喜歡旅行?旅行是為了吃美食看美景,體驗不同文化,還是為了逃離一成不變的日常?在越無法旅行的時刻,我們更該思考「旅行的理由」。
★在暫時居住的飯店,我們可以徹底從家裡「看似吸收了所有傷痛的物品」中獲得自由。
★旅行的時間長了,便會覺得這是在生活。同樣的,如果不能確實感到安定,也會覺得生活像是在流浪。
★奧德修斯漫長的返鄉故事,其實是荷馬在暗示旅行時應該避免虛榮和傲慢,要感激他人的款待。
本書是小說家金英夏以旅行為中心,藉由文字來梳理旅行對自己的意義,並從而思考其人生和寫作的作品。他將旅行的所見所聞和關於旅行的所思所想,都融會在這本散文裡,引領讀者思考起旅行的意義和目的。不單可以看到這些年來金英夏在旅行中的領悟和心得,還可以看到小說家寫作的歷程,以及他對創作的想法。
#13
《天堂春夢:二十世紀香港電影史論》
—— 電影為昨日與今日的香港,提供不一樣的理解。
作者:游靜
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爬梳大量原始資料,穿梭於電影個案解讀、影人自述,及時空政治脈絡分析;大歷史與微歷史之間,國、粵片兼論,細緻勾勒出香港百年璀燦光影,洞察歷史足印的偶然與必然:
香港電影史如何與文學史息息相關;香港電影成為無權無勢的庶民抒解焦慮不安的重要場域;李小龍的奮不顧身是香港傳奇的比喻;香港主流道德價值曾經歷怎樣的翻新打造;香港電影史如何同時見證殖民治理與文化冷戰的軌跡;資本主義現代性怎樣改造性/別關係,風月片如何展現反殖心結;喜劇是香港夢的呈現?無厘頭揭示時代的壓迫、港式主體的反撲?
透過回顧香港電影史,進一步深思過去耳熟能詳的電影、人物、性別角色、文化歷史及其構成,體味今天華語以致全球流行文化,如何依舊從這份龐大深厚的歷史遺產中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