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和前輩 Cindy 吃飯,慶祝她的 45 歲生日。一路看 Cindy 單身時過的生活,我從未見過一個中年女性的狀態像她這麼耀眼。她越長越美,皮膚容光煥發,比時下大學女生還多了玩心和野性,讓我深深著迷(當然,也包含小鮮肉們)
離婚後的前輩
變成充滿野性的女人
Cindy 五年前結束一段婚姻。
前夫劈腿,加上夫妻對教育小孩的觀念始終不一致,最終 Cindy 決定斬斷關係,把孩子交給丈夫撫養。她提離婚那天,正好是兩人在馬爾地夫試圖進行「修復之旅」,雙方結伴從台灣出發,旅程返台各自拿行李,領完後一句「後面就讓律師來聯繫」,便扭頭走向不同方向,也是挺戲劇化。
離婚後, Cindy 徹底打開新生命。
她辭掉外商科技公司總監的職位,轉至一間知名度普通的科技公司當兼職顧問,用五年時間在世界各地旅遊。 Cindy 不常經營社群,只是每當問她在幹嘛,她就是好幾張美照回敬,畫面是在義大利托斯卡尼的街道閒晃,在尼泊爾爬喜馬拉雅山,在澳洲金黃色的沙灘上喝著雞尾酒。
有時間回台灣,除了本職工作的進行, Cindy 喜歡參加攝影社,和其他攝影同好四處街拍,她說:「學好攝影,未來去任何地方玩就更有意思。」她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為了豐富自己,並從中獲取愉悅。
感情也是如此。
Cindy 這五年來睡了不少男人。
她形容離婚就像開天眼,變得很能跟自己待在一起。
實際上, Cindy 都是獨自外出旅行、學習她想學習的事,把所有旅遊會遇到的繁雜事務處理得好好的,像她對待工作一樣專注投入。
只不過如此能幹的她,從不避諱自己渴望愛,她清楚人依然需要連結。
Cindy 跟我透露,不會因為離婚而畏懼長久穩定的情感關係,不過現在更清楚想要什麼樣的互動,以及仍會面對性慾的需求,那麼四處和人們建立情誼,看對眼的便是約會調情,也不失一件壞事。
偶爾 Cindy 會遇到幾個難纏的、對她極度癡迷的男人,她會對這些男孩曉以大義,「要活得放鬆一點,讓感覺帶著你。」
不再預設任何情感模式
我們和任何男人都有美好連結
那天晚餐,她對我說:「希,妳有沒有覺得,我們越活越像男人了?」
我愣了愣,笑答:「應該是說,我們在情感中的理性跟感性已經中和了吧。」
跟性別無關,而是我歷經諸多情感關係, Cindy 走過慘烈的婚姻生活,我們曉得社會帶給女性的制約是什麼,認清必須以自身感受為優先,願意在不尊重和不對等的情境下拿出勇氣跟理智。
可是我們也不畏懼愛情、甚至享受和他人建立關係,因為我們清楚自己是誰,反而活得更不孤僻。
當我們開始放鬆下來和人建立感情,不再預設對方跟自己是否會結婚、是否會長遠,就發現我們能和任何男人都有美好連結,傻乎乎的小鮮肉很可愛,有歷練的帥大叔就是調個幽默的情,身材好的男人就一起辦事、享受美好性愛,大家閒暇時各忙各,沒有誰牽絆著誰,沒有誰非得要為誰負責,但又有一種恆定的信任及尊重。
來到這樣的生活型態,我和 Cindy 確實被其他女人質疑,覺得是否為逃避型人格?或是變成不願意承諾的渣女?是不是過度自我?我們都是微笑,因為清楚我們在幹嘛,也知道和我們相處的男人們,彼此都是什麼狀態。
每個人對關係的理解、看待關係的方式本就不同,可以理解他人會怎麼解讀。但是,我們更重視自己現在的情緒和生活狀態,於我自身到底滿不滿意。
我和 Cindy 很篤定,我們是快樂自在的,那是一種每天都為自己做出明快決定的敞亮感,還有專注投入深愛事物的充實。
或許我們很自私吧,但我們很喜歡。
Read More
Art design: Be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