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轉冷,人也越來越慵懶了,隨著季節轉換,家務也多了起來,除了要換冬被,也要將夏天的衣服收納起來。面對一大堆生活瑣事,如果要選擇多躺在床上三十分鐘,或是起床清洗床單,我應該會懶懶散散的選擇後者。但過不久後,可能又會懊惱自己的居家環境一團亂。
最近,我看到一位網友分享了「一分鍾法則」的整理法,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竟然成功讓家裡變得井井有條。
一般來說,除非搬家,要不然家裡失去整潔,通常都是日漸累積而成,很少會一夕之間就變亂。因此,如果想要有一個乾淨的居家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維持來達成目的。
「一分鐘法則」相較於斷捨離,這種大掃除的清潔方式,更像是一種保持家裡井然有序的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打掃的行為,如果能在在一分鐘之內完成,就要順手做起來。這樣就算自己久久才整理一次,也不會讓家裡變成一團糟。
雖然被稱為「一分鐘法則」,不過,要養成這個習慣卻不簡單。一開始執行時,還是需要透過自我督促才能成功。
為了要讓自己能夠持之以恆地實行這個法則,我為自己設計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要花多久時間?」,第二個是「如果現在不做,一週後會發生什麼事?」。
在最初,會夠順手完成的事情並不多,透過詢問上述的兩個問題,我要求自己主動去完成。
例如,以前常常把外賣的塑膠袋放在桌上,等待到下一餐時,才會因為餐桌要用而收拾。但在練習「一分鐘法則」時,我會告訴自己,把這些包裝袋,扔掉或收起來,才不到幾秒鐘的時間,沒有什麼理由需要晚點再做。
另外,只要一想到,如果一週我都不整理,整張桌子一定會亂到不行。現在花幾分鐘完成,絕對比一段時間後再處理更輕鬆。
抱持這樣的想法生活後,我慢慢注意到,原本一天能夠順手的家務事,從5件、10件,漸漸地越變越多。時間上,也從原本一分鐘能夠完成的事,變成5分鐘,甚至只要10分鐘以內的事情,我都願意順手做。
像是,過去從烘乾機拿出來的衣服,我都會直接扔在床上,等到要睡覺時,才不情不願的摺起來。有時候會因為太睏,懶得摺衣服,就這樣繼續堆在床上。隔天起床後,有些衣服會變成皺皺的,反而花費更多時間在燙衣服。但是現在我會回問自己兩個問題後,就直接順手做起來。
經歷幾次經驗後,就會發現摺衣服,根本花不到10分鐘就能完成,而且還可以維持床鋪的整齊。
隨著執行「一分種法則」的時間越長,家裡不但沒有變亂,反而越變越整齊的現象,給了我滿滿的成就感。而且這些微小、順手習慣的建立,也只有一開始會比較辛苦。
之後,就漸漸成為了一種無痛的整理方式。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