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冬時期,可能是因為夏日活動紛紛結束,加上北部幾乎陰雨綿綿,我的心情就會跟著換季。從原本活力滿滿,變成提不起勁,懶散了起來。明明工作就一樣的忙碌,日常也還有很多雜事要處理,但低落的情緒卻影響了自己的生活。
最近看到有很多網友分享,如何經由養成一些小習慣,來擺脫這種季節性的心情倦怠。在嘗試一段時間後,我覺得自己不論是精神上和體力上都有所改變。上班時不會在容易漫不經心,午後晃神的狀況也獲得了改善。就算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家還是會期待自己的個人生活,而不是只有躺在沙發上吃零食追劇。
Step 1.
把出門散步曬太陽
看成最低成本的自我充電
根據網路上的分享,日照的多寡會深深地影響情緒。秋冬因為白天的時間變短,如果又剛好遇到下雨,常常會一連好幾天都沒辦法好好曬到太陽。所以我決定要好好把握陽光,出門散步。
因為我不是一個早起型的人,所以相較於要早起出門運動,我更喜歡在中午吃完飯後,去公司附近走一圈,就算只有10分鐘,曬到暖暖的太陽,精神就會變好。太忙的時候,沒有時間離開辦公室去散步,我會選擇走到大樓的落地窗,或是陽台區,小小的曬一下陽光,情緒果真會有所不同。
因為我不是一個早起型的人,所以相較於要早起出門運動,我更喜歡在中午吃完飯後,去公司附近走一圈,就算只有10分鐘,曬到暖暖的太陽,精神就會變好。太忙的時候,沒有時間離開辦公室去散步,我會選擇走到大樓的落地窗,或是陽台區,小小的曬一下陽光,情緒果真會有所不同。
Step 2.
净化飲食
把為自己備餐做飯當成療癒
第二個嘗試的新習慣,就是我開始自己動手煮一些對精神有益的食物,例如,雞肉、鮭魚、雞蛋和毛豆等等,都被認為是有助於睡眠和保持心情愉悅的食物。
平日要上班工作,不可能每天為自己準備午餐。於是,我會趁週末的時後,先把這些食物切洗處理好,把備餐的過程當成一次舒緩壓力的療癒體驗,通過重複而簡單的動作,讓煩躁的情緒被捋順。
Step 3.
下雨不能出門
不如學習新東西
我很喜歡戶外運動,每次遇到雨天,就會提不起精神。我住的城市,偏偏又一個每到秋冬,就會連下一整個星期雨的地方。待在家裡久了,倦意就很容易累積,常常混混噩噩週末就過了。
為了不要因為不能出門,就浪費了美好的週末。於是,我上網搜尋了簡單且短時間就能完成的手作課程。像在不久前,我就跟著影片做出了一條小吊飾。那天下午,我一邊聽著雨聲,喝著自己泡的咖啡,一步步的製作出作品。除了完成時滿滿的成就感外,手作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就像是進入了禪的狀態,心情平靜卻又非常充實。
Step 4.
為接下來的節日
規劃一場場美好的聚會
最後一個小改變,是我決定要當下半年,親朋好友活動會的主辦人。
雖然暑假已經結束,但下半年,還是有不少可以和朋友出遊的節日。現在距離中秋節還有一個多月,我和朋友已經著手開始規劃相關的活動。因為和閨蜜們密集的聯絡,討論的又都是好玩、有趣的事情。原本有些萎靡的情緒,也漸漸不再低落,每天都很期待接下來的日子。
這段時間,我為自己規劃一些小改變,目前為止的效果非常的好。這些改變並不困難,除了讓我逐漸恢復了活力之外,還意外的完成了很多之前自己就想要嘗試的挑戰。相信未來的秋冬裡,我不再會是懶惰,而是活力滿滿的自己也說不定呢!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