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生階段,各式各樣的變動依次浮現,有些問題或許無法即刻獲得解答,有些方向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會逐漸清晰,然而面對未知,擔心焦慮都是正常的,我們的修練,在於如何從「懼怕改變」轉為「享受改變」。
為你挑選 4 本安撫躁動內心的好書,無論你的不安來自心靈或地理上的遷徙,抑或是關於生老病死或職場愛情的起起伏伏。透過這些故事,重新找回在變動中乘風而起的力量。
#1
《來日方糖》
作者:夏夏
「因為幸福太容易被忽視,所以需要甜來喚醒我們。」
夏夏的散文乍讀平實,他寫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看起來最平凡,甚至一不小心就會忽略而過的小事。然而,誰的生活不是種種「小事」積累而成的呢?
夏夏的文字像一顆一顆米粒,看似溫潤樸實,然而拿到陽光下去看,卻透散著晶瑩的靈光。他寫疫情下有點煩惱也有點可愛的小日子,寫從少女轉變成歐巴桑生活的五味雜陳與驕傲,還有人人都會面對的生老病死。
夏夏告訴我們,「懂得生活是種天賦,過得舒心也有種種竅門,心會被掏空,也會被填滿,哭泣也沒關係,因為來日方糖,而生命從不吝於給予甘美。」
畢竟,「生命不會只有悲傷,淚水也能是甜美的,誰不都是苦與甜共生的嗎?」
#2
《入境大廳》
作者:陳偉棻
出國,是許多人嚮往的事情,在國外生活,也是很多人的夢想。然而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入境大廳》作者陳偉棻是一名來自台灣的學者,為了學業與工作,在美國、香港與英國長期旅居。國外求學謀職,聽起來光鮮亮麗,但是陳偉棻卻在這本書裡,用一個又一個旅程中的小故事,向我們揭露那些有苦有甜、有幸福也有瘡疤的真實。
讀這本書,你會被世上陌生人的好心暖哭,會為作者遇到的爛事打抱不平,但最終你會在閱讀他人的飄蕩生活中,體認到安定的美好、不同人生選擇的不分高低。
#3
《先知》
作者:紀伯倫
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課題,少部分短時間內就能解決,大部分卻需要我們花上數月數年,甚至一生的時間去探索。
《先知》是詩人紀伯倫的代表作,由 28 篇精簡雋永的散文詩集結而成。他談愛情與家庭,談自由與法律,也談信仰與死亡,每一篇的文字都優雅深邃,不說教,卻字字擊中人心,能夠幫助我們看見自己的盲點,解開心中纏攪成一團的憂慮,在紀伯倫的睿智的哲思中,撥開內心的陰鬱。
#4
《把心情拿去曬一曬》+《不是看手機的時候》
作者:吉本芭娜娜
「每天都好像在拼命。被忙碌奪去了思考。生活像無舵之舟,隨風漂流,忽悲忽喜。人往往有這種傾向,對不幸格外敏感,對幸福卻很遲鈍。所以必須隨時保持冷靜,檢視當下的自己。」
日本暢銷作家吉本芭娜娜,向來擅長創作看似平實卻充滿療癒力量的故事。她相信文字能帶來潛移默化的神奇力量,為了能爽快的暢所欲言、不受當下商業潮流與業主的各種限制,她開始在網路電子雜誌「Note」連載一篇又一篇寫給付費讀者的生活散文,集結為《把心情拿去曬一曬》與《不是看手機的時候》兩本書。
有時她分享國中同學會的有趣對話,有時候聊每年夏天去泡湯的事情,篇篇看似鬆散的碎念,但讀著讀著,你會發現不安的內心被什麼穩穩地承接住了,好像透過了吉本芭娜娜真誠卻具洞察力的眼光,又重新發現了活在當下的美好,以及停下來和自己好好對話的重要。
作者/ Sloan
圖片來源:誠品書店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