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當道的今日,服飾價格節節下降,幾乎什麼時節都有打折的服裝可以撿便宜,而大多數的人也不斷追求著「一個禮拜,甚至一個月不重複穿搭」的生活模式。然而在這樣的風潮下,卻有人反其道而行,整整一個月,就只穿那麼一件洋裝。
來自美國,經營 Gold Zipper 網站與 Youtube 頻道的 Maria Lee,去年底做了一個「一件洋裝連續穿一個月」的實驗。這個實驗不僅挑戰她的穿搭功力,也讓她開始反思時尚的意義。
反其道而行的 #1 Dress, 1 Month 穿搭實驗
Maria 選擇了一件七分袖的黑色小洋裝為實驗主角,這一個月當中,她透過不同的飾品、配件,試圖搭出不同的風格。球鞋、高跟鞋、長靴,或是墨鏡、眼鏡、絲巾;長項鍊或是鎖骨鏈,後背包、托特包,或是斜背包,不同配件的運用以及髮型的變化,讓這一個月就算每天都穿著同一件洋裝(當然有清洗!)的 Maria,少了每天要穿什麼的選擇煩惱,獲得了搭配的樂趣,也間接打造了個人風格。
當她結束這個穿搭實驗,換上不同的衣服時,公司同事反而覺得訝異,而她自己也覺得有點奇怪,於是直到天氣變冷前,Maria 又再繼續穿了這件洋裝整整三個星期。
反思時尚的意義
經過這次實驗,Maria 開始反思時尚對她而言的意義。她發現,自己從前一直是個「沒有意識的消費者」,透過這次實驗,她開始努力成為一個「熟知物品的擁有者」。
一個人的生活所需實在不多,同一件洋裝能透過配件變化出非常多的風格,而這件洋裝,也間接成為展現個人特色的「個人制服」。
於是,她開始力行膠囊衣櫥(capsule wardrobe),只選擇材質好、適合自己、能表現個人特色與個性的單品,並且留意每件衣服的材質、產地,以及品牌的理念。
快時尚的生產鏈,不僅消耗了過多的自然資源、破壞了環境,還壓榨了開發中國家的勞工,更造成過多的浪費。
時尚,對 Maria 來說,是透過衣著,表現自己、展現個人特質,然而,個人的風格不需建築在環境的破壞與勞工的剝削上。
少少單品的輪流互搭,不只讓自己的穿搭更具個人特色,選擇對環境、勞工友善的品牌,也算是個人對地球永續經營的小小貢獻。時尚該是各方面美的展現,而非對自然與人力的強取豪奪。
在這個「一件洋裝連續穿一個月」的實驗之後,了解自己的衣櫥,從一個沒有意識的消費者,慢慢成為一位熟知物品的擁有者,成了 Maria 的生活目標。
對你而言,時尚又是什麼呢?
Photo: Gold Zipper
Cover via : Gold Zip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