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攝影師 Zsolt Hlinka 在多瑙河畔捕捉下,城市裡極度平衡又和諧的畫面,他將建築以外的雜物全都修掉,留下這些對稱的如尺所畫的建築,突顯對稱的性質和特點,以米色、橙色做為背景,讓我們完全不知這些建築原本環繞在什麼環境之中……
告別揮金如土的豪氣,讓這 10 間旅館幫你重新定義旅行的奢華
每個人對旅行的需求不太一樣,有的人喜歡在住宿上壓低花費,把錢花在酒店之外的所有探訪,有的人喜歡把預算花在住宿之上,在酒店裡得到完全的放鬆;如果喜歡住的奢華,你會選擇什麼樣的酒店,金碧輝煌並不是奢華唯一的註解……
日本建築師將幾何空間融入室內格局,令人驚豔的多面向空間感!
對於房屋格局的風格,你想過哪些形式呢?我們可以想到的一般格局,不外乎就是基本方形隔間。然而,日本擅長立體空間設計的建族施Kazuyasu Kochi,完成了一個令人驚豔的全新格局。Kazuyasu Kochi將原來一棟擁有8個隔間公寓的兩層建築,利用幾何概念…
Tea Bar:喝茶是件時髦的事,澳洲茶吧讓你搭配日光飲茶
不論是在中國,或是日本的古代,喝茶都是一件充滿文化和藝術的事,有著繁複的步驟和儀式,沏茶,賞茶,聞茶,飲茶,每一道流程都是在慢中求禪;而我們現代人喝茶,更講究的是氣氛,如果還能搭配上有機或天然的養生價值……
羊群是鄰居、湖泊是泳池:與大自然共存的4款夢想屋
你是不是這樣的人呢?待在家時總想著出外旅行,旅行時卻又想著溫暖的家;有或者你受夠了都市生活的喧囂,崇尚和大自然共存的生活。那麼以下4組房屋絕對會是你的夢想中的房屋藍圖,將家與大自然融合為一體,魚與熊掌兼得的概念理想屋。不過要找朋友聊天…
Build your dream house!住不起大房子,就和另一半為彼此打造溫馨的迷你小窩一起生活吧
在一屋難求的現代社會下,對許多年輕人來說買房幾乎是不敢想也不願去想的事,雖說前陣子才報導過一個人平均需要12坪才是最舒適的居住空間,但比起妄想這種事,從微型住宅中找到讓自己喜歡、睡得自在的環境似乎才是更實際的做法,或是你也可以選……
Somewhere I Would Like to Live:會唱歌的房子?藏在森林裡的房子?你最想住在哪裡?
我們常介紹一些絕世美景的房子,或是空間舒服到讓人不想出門的居家空間,你一定也有想要住下來的好地方,AnOther 的新專欄就是 “Somewhere I Would Like to Live”,這個概念和來自一組巴塞隆納的室內設計團隊……
還有沒有更過癮的露營方式?移動式透明綠洲 Oaze 讓你躺著看星星
近幾年大家對露營重燃起熱烈的興趣,許多熱門營地甚至都要提早半年到一年預訂,體驗戶外野地生活,成了一項很時髦的活動,還有沒有更過癮的露營方式?立陶宛設計師 Vytautas Puzeras,打造了綠洲式的帳篷–Oaze,圓形的設計讓它……
結合自然的美好生活,住進擁有專屬咖啡吧的迷人Tiny House
近年來吹起Tiny House風潮,越來越多人崇尚居住在這種極簡小屋裡,無論是一個人生活、和另一半進行長期公路旅行,對於渴望回歸樸質生活的人來說都是絕佳的選擇。不過這些小屋雖然沒有華麗外表,卻常常在簡約中創造出比一般住家更迷人的環境與氛圍,過去……
到迷人又瘋狂的阿姆斯特丹旅行,試試這間專為Backpacker打造的膠囊旅店「CityHub」
CityHub,這個位在阿姆斯特丹的全新膠囊式旅館,以習慣數位科技的 Y 世代 ( 25-35 歲) 背包客為目標客層的未來式酒店,Y 世代慣於觸控式屏幕和快捷服務的世界,CityHub 結合科技、舒適和便利,讓旅行的人享受高品質的住宿……
世界上最孤獨的圖書館:矗立太陽和海之間的絕美視野
一想到圖書館,馬上聯想的是極度安靜、規律排著的桌椅,和灰白色水泥建築,但如果圖書館不在城市裡,反而是蓋在海邊如何?靠著日光為閱讀照明,一邊聽著海聲,這實在有點太美妙了。這個浪漫的想法,出自中國的 Vector Architects ……
House Upgrade:50 年代舊糧倉,變身成浪漫的舒適小窩
如果建築師要打造一間自己的房子,會是什麼樣子呢?我以為會是那種很冷冽的摩登風格,沒想到建築師 Christoph Kaiser 走的卻是溫馨風,他將一個 50 年代的舊糧倉,改造成一個和妻子兩人自住的甜蜜小窩,這看似一個頗為艱難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