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 已經成為星座的第二參考,努力花時間填完幾十道題,測出一個類型,但有沒有人和我一樣,總覺得滿滿的個性定義怪怪的,好像跟自己有點像又不太符合?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那你可能是另一種「R人」。
I 人、E 人到底在吵什麼?
MBTI 裡最常成為話題的就是 I 人 (Introversion)和 E 人(Extroversion)。
對 E 人來說,社交是一種充電,能輕鬆享受和他人相處的過程,累的時候找朋友出來聚聚、辦個派對就能一解煩憂。而 I 人正好相反,即便社交手腕一極棒,但處在外部世界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消耗,出去玩一天要休息三天,需要許多更多個人時間心靈充電。
有一種人,不是 I 人,也不是 E 人
根本只是個「R 人」
「R人」的身體裡流著 Rest 的血液,不熱衷社交不是因為害羞或內耗,什麼外向內向都和他沒關係,單純只是不想動,充其量就是懶。
如果床能縮小,一定隨身攜帶,R 人們出遊在外抓到空檔就休息,叫外送能躺著就不坐著,能坐著絕不站著。所以那種不一定要出席的飯後派對,當然能閃就閃,趕緊回家敷臉追劇才香;至於喜歡在家裡的理由,只是剛好有床和沙發,有這兩樣東西,天涯海角都能去。
千萬種個性無法用兩種分類概括
但全世界的「懶人」都有共通模式
人本來就無絕對,一種米養百樣人,千萬種個性豈能是幾個分類就能概括?
在這裡鄭重宣布不加入 I 和 E 人的戰局,但全世界的懶人大概都有些共通模式,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吃飽睡、睡飽吃,通常能貫徹這般生活準則的人,不是財富自由就是知足常樂,讓我們一起以身為 R 人自豪吧。
Read More
>>>MBTI 16 型人格中,這 5 種比其他人更有魅力 :這兩類 I 人也上榜!
>>>MBTI 其實是一對母女的名字:從「心理界邪教」到全球爆紅,MBTI 背後的故事超有趣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