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偶像組合 Johnny’s WEST 成員藤井流星到訪香港,拍攝節目《リア突WEST》,當中更是探訪了位於油麻地的「兩餸飯」餐廳「權發小廚」。
Photo: 《リア突WEST》
兩餸飯雖然並非新穎的發明,卻因為一場疫症而成為了香港人的新日常,人氣之高更是每區都可以看見幾間。香港人出了名「嘴刁」,在香港這個美食天堂,隨隨便便都可以找到來自不同國家的佳餚,為何偏偏愛上了平凡的兩餸飯?除了價錢相宜,兩餸飯還有什麼魅力和吸引?
兩餸飯很快
跟得上香港人的速度
快。食兩餸飯,很快。
對於台灣讀者來說,或許不太熟悉兩餸飯是什麼。其實跟「台式自助餐」很類似,餐廳會提供許多種不同款式的菜式,客人可以一次過用低廉的價錢品嚐到多種小菜,而且款式還可以自選。
Photo: Internet
跟一般茶餐廳的外賣不同,兩餸飯的小菜都是已經煮好放在餐廳門口的,然後店員會馬上裝在飯盒內打包,整個過程或許可以快至 1 分鐘,最適合追求速度的香港人。
買兩餸飯本來就是一種驚喜
兩餸飯是一種充滿驚喜的藝術。
很多兩餸飯的餐廳,每天都會更改菜式,讓客人即使每天光顧也不會覺得沉悶。不過,那天可以吃到什麼,就要親身到餐廳吃才知曉,心情就像開「盲盒」一樣,令人期待又充滿驚喜。 你甚至可以用吃「廚師發辦」的心態來吃兩餸飯呢。
不要以為裝兩餸飯只是易如反掌的行為,事實上是很講究技術的,既要動作敏捷,又要能夠裝夠足夠又豐富的份量,讓客人感到滿足;同時又要好好控制份量,不能讓餐廳蝕本。就是這樣充滿著技巧與計算,才會有餐廳出高至 2 萬元聘請「夾餸師」。
Photo: Internet
對食客來說,遇到份量超級慷慨的「夾餸師」,能夠吃到豐富的一餐,甚至可以在兩餸飯的餐廳看見高級如龍蝦、燒鵝、鮑魚等食材,的確是那天的小確幸呢。
香港人支持兩餸飯
是受夠了連鎖餐廳的價格
香港人,或多或少有些「貪小便宜」的心態,一個價錢能夠吃多款小菜,絕對滿足到我們這樣的心理。
更重要的是,香港人活在被連鎖大機構壟斷的城市中,就連晚上到酒樓吃幾個小菜,價錢都被連鎖餐廳炒至很高,升斗市民根本無法負擔。
Photo: Internet
疫情的出現,重創了我們的經濟,卻沒礙我們的創意和對食物的要求。兩餸飯雖然是疫情下的產品,卻是我們對抗大機構的壟斷的最大力量。兩餸飯低廉的價錢,開始讓不少香港人有疑問,為什麼同一樣的小菜,相約的美味程度,價錢卻可以是好幾倍的差別。有時候支持這樣的小店,不一定因為要節儉慳錢,而是一種反對價格歧視的心態。
兩餸飯代表著
香港人對食的要求和堅持
兩餸飯,其實還代表著香港人的一種對「食飯」的骨氣。
其實兩餸飯的發展初期,主要出現在一些工廠區的餐廳,光顧的客人主要是藍領的客人,「大件夾抵食」的兩餸飯可以滿足他們對於食量的要求,而且非常便宜。後期才演變成平民菜式,家家戶戶也愛的選擇。大部分的客人都表示,只要那天不想煮飯,就會買兩餸飯。
對於外國人來說,要便宜、要快速、想不到煮甚麼,他們或許會簡單選擇沙律、麵包、pizza、甚至是一碗即食麵。不過,香港人對食真的很有要求,就像我們常說的「咸魚白菜」,即使我們沒有錢,吃飯還是得要有菜有肉,外加一碗白飯。
Photos: Internet
兩餸飯其實在某個層面,也是代表著香港人對食的一種堅持與骨氣,真的不可以讓它變成一時的流行,容易被時代淘汰呢。
Read More
>>>飲茶是香港人才懂的儀式感!「韓國廚神」白種元特地拜訪的川龍茶樓,本地人都未知它的魅力
>>> 的士司機不「過海」、香港人說話很兇:那些香港人自覺很平常,遊客卻認為不可思議的事
>>>《說散就散》紅遍大中華,卻沒人認識原唱 JC 陳詠桐:「歌紅人不紅」的歌手,其實香港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