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社群媒體的時代,在大數據的安排下,我們每天不斷地被餵食資訊,卻在過程中,建立了某種固定思維,沈浸於自己的「同溫層」,一不小心,就被帶風向、牽動了情緒。
《IDK》
近日,Gin Lee 李幸倪推出新歌《IDK》,這首歌曲回應了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習慣。
有時候,我們理解到的「事實」,可能缺乏了全面性的探討,最終被斷章取義,成為某種形式的「矛盾真相」,導致我們很難看見一件事件的全貌,無形中製造對立,甚至仇恨。
哲理與哲理
往往會敵視
甚麼都會得知
用所知笑不知
Gin Lee 希望藉由這首歌曲《IDK》,鼓勵每一位聽者,都可以隨時保持在一種 “I Don’t know”(我不知道)的狀態,不要輕易地聽到某件事情時,就急於表態設下定論,因為這樣也等於拒絕傾聽,失去嘗試用第二個角度去看同一件事情的可能。
這幾年,網路上批判蔓延,為評論負責的成本太低,留言常帶有「審判的性質」在其中,讓 Gin Lee 表示:「有沒有可能你說的不完全都對?而別人說的也不完全都錯呢?」透過歌詞旋律,希望大家多一點 “IDK”。
誰敢講「我知道」人越天天深造
才越多「不知道」 生命怎麼的構造
世人這麼深奧
I Don’t Know I Don’t Know
有時候,說「不知道」,是一種「負責」,能謹慎地看待自己的觀點與發言,這反而能驅使我們想要了解更多。即便說出「不知道」的當下,看起來不太聰明,但,那也許是一種高情商的溝通藝術,深知:每一個人都希望可以被理解、期待對方的傾聽。
懂得越多,越意識到自己「不足」
Gin Lee 相信「沉默」的力量,亦是智慧的展現:「嘗試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為什麼對方會這樣想。就算不同意對方的想法,我也會嘗試去理解對方為什麼會這麼說、這樣想,也因此,在培養反覆換位思考的習慣之下,我就會更懂得接受、包容不同的想法。」
全部都不知道
太深奧 要深造
再深造 更深奧
凡事都很燒腦
我們所有人都走過那個愛發問的童年,那時候的我們,以熱情和好奇來回應這個未知的世界,沒有定論與偏見。如同 Gin Lee 在《IDK》歌曲中反覆地唱著: “I Don’t Know I Don’t Know.”
我們在提問中成長,在了解中填滿認知的空洞。
Read More
>>> 終日「早出晚歸」,可我們卻不敢承認,自己其實已經夠好 — Gin Lee 李幸倪
>>> 《80/90後懷舊電台》:蔡健雅|不管戀愛或是生活失意,她的聲音總會在某個時候打動你
Art Design: Vic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