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認識叫 Karen 的女生嗎?還是妳的英文名字就是 Karen 呢?
這一兩年間在歐美,”Karen” 從一個普通的女性名字,突然變成了「中年白人特權階級女性」的代名詞,“Karen” 不在乎任何人,只在乎自己的權利,全世界都欠她,看不起有色人種或小職員,只要事情一不符合她意,她就會豪不猶豫地申訴抱怨,名言是:「叫你們經理出來。」(Can I speak to your manager?),而 “Karen” 還有一個專屬的髮型,那就是短髮鮑伯頭,頂部通常還會挑染成金色,而這個髮型,後來還被冠上了「Karen 髮型」之名。
為什麼 “Karen” 這個英文名,在歐美成為被嘲笑的對象?
一時之間,“Karen” 突然蔚為風潮,歐美網友愛用的 Reddit 上,還有一個熱門類別叫 “F*ckYouKaren”(去你媽的Karen),裡面都是白人女性在不同場合行使「Karen 權」的影片與畫面。
Photo via: New York Post
“Karen” 的起源已經不可考,不過過去曾發生過很多白人中年女性找黑人麻煩的情事,例如曾經有個白人女子,看到一個 8 歲黑人小孩在路邊賣水,竟然打電話叫警察來查小朋友有沒有許可證。各種類似情形在各地發生,被分享到網路上,後來匯聚到一起,就發展出 “Karen” 這個終極大魔王了。
Karen 的特色是自私自利、以大砲打小鳥的方式行使白人特權,她們不只喜歡找小職員麻煩,通常還有反疫苗與種族歧視等思想。而新冠肺炎爆發後,也衍生出一個新品種 Coronavirus Karen,也就是不甩防疫,我行我素,不戴口罩,而且堅稱疫情只是被誇大的白人女子。
對 Karen 的無差別攻擊
“Karen” 風潮爆出後,現在歐美許多叫 Karen 的白人女性都坐立難安。有一位 Karen 就表示,自己為了這件事而改名成 Kari,如果講出真名,還會自己先提起 “Karen” 迷因來打預防針。也有剪鮑伯頭的女性害怕被人與 “Karen” 做連結,結果改變髮型。還有一名 Karen 表示自己曾在火車上遇到很吵鬧的一家人,卻隱忍著不敢抱怨,只害怕別人會說她是個 “Karen”。
Photo via: VOX
很多網友覺得這個 Karen 迷因很貼切、很好笑,但也有許多網友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厭女,而且有階級、年齡與種族歧視意味的流行。
為什麼「愛抱怨、自私自利、行使白人特權」的形象,只與女性有關呢?有人問。雖然現在也有男性版本的 “Ken” 出現,但流行程度遠遠比不上 Karen。”Karen” 當然是一個以偏概全的形象,並不是所有中年白人女性都這麼討人厭,但現在隨便哪個 Karen 走在路上隨時都會被「貼標籤」無差別攻擊,其實真的滿不公平的。
Photo via: Reddit
其實笑話是一回事,人身攻擊是另一回事,問題是許多人分不清這兩者的差別,讓笑話變成攻擊,攻擊被誤會成笑話。只希望歐美的 Karen 們可以挺住,畢竟她們不像我們一樣,英文名字不是本名,想換隨時可以。
Read More
>>>「只要白人想,他們修法就可以」:從大麻史坦白直視美國種族歧視文化
>>> 其實男女都通用:美國網友最新流行用語”Big Dick Energy”
Cover Art Design : Pa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