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櫃,對父母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傳統家庭的觀念,根深蒂固,那不是一時之間能改變的。
自責。我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小孩才變這樣?
擔憂。我的孩子是同性戀,他以後的日子會多辛苦?
Nicole Kidman 和 Russell Crowe 主演《Boy Erased》就以這樣的題材,寫實刻劃同志少年 Jared 的父母,他們艱辛的心路歷程。
一夜之間,美好的家庭變了調
19歲的 Jared 遇見了 Xavier,一個美麗的男孩。那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他從未想過自己對男孩會有這樣的傾慕與幻想。
Jared 和他交往一陣子的女孩分手了,因為他不論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和她發生性關係。那一晚,在父母親的逼問下,他只好坦承:“I think about men.”
這個真相,讓他們手足無措。父親 Marshall 是教會裡的牧師,兒子出櫃的那一刻,他堅定的信仰第一次面臨挑戰。
Marshall 堅決將兒子送進「性傾向扭轉治療營」;母親 Nancy 也存在一絲或許孩子能改變的希望,而鼓勵 Jared 參加。為了不被家人與好友疏遠, Jared 同意了,可是他沒有想到,這會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日子。
「性傾向」本非病態,他卻在這裡受盡凌辱。他們對他喊話:「同性戀是個選擇。你絕不可能出生就是同性戀。」但他不曾選擇,也無法改變。精神上的折磨,讓 Jared 完全潰堤;他起身反抗,卻慘遭毆打。母親 Nancy 目睹了這一切,她不顧治療營的威嚇、執意將兒子接回家!
愛孩子的心,可以克服一切
Nancy 開始覺得這一切不太對勁。母親的直覺和愛,保護了她的孩子。
A mother knows when something isn't right.
但 Marshall 卻依然無法接受;試圖改變兒子的性傾向,卻只是衝突不斷。曾經相愛的父子,如今卻疏離似陌生人。他們各自痛苦、自責,卻因不理解而不諒解。
I had to ask myself, if I'm ready to lose you.
父親不願失去兒子;他對孩子的愛,和母親一樣強烈。只是,他一生堅定的信仰在瓦解... 他或許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
母親在丈夫與兒子心力交瘁的時刻,以最溫暖的愛,彌補了兩人心中的缺憾。在最艱難的時刻,唯有愛孩子的心,能克服一切。
《Boy Erased》預告片最後寫著「美國有 77,000 人,被困在性傾向扭轉治療營中」。這部電影旨在重新審視「性傾向治療」背後的謊言,以及,面對出櫃的家人更應以最大的關愛,去學習、去理解、去接受。
Cover Art Design : Pa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