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養過的寵物的人應該都知道,當家中貓狗開始鬧情緒、亂撒尿、半夜狂吠時,常常都是一夜噩夢或換洗床單的開始,有時就算好言相勸或是威脅利誘,毛小孩仍然我行我素,這讓許多照護人感到身心俱疲,此時,除了帶行為異常的毛小孩上醫院檢查之外,尋求「動物溝通師」的協助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雖然這種職業目前尚未普及,許多人也不清楚動物溝通師究竟在做些什麼、透過什麼方式獲得感知能力,連編輯我自己也很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能力,能夠僅透過一張照片便能跟動物進行心靈溝通?於是,我們有幸採訪到了動物溝通師 Leslie,聊聊她是如何「溝通」拉近照護者與毛小孩之間的距離。
#1
毛小孩也需要你的用心聆聽、理性溝通
「會成為動物溝通師,是因為想多了解我家狗狗(Q比)腦袋瓜裡到底在想些什麼,剛好有個朋友正在從事這工作,所以我就帶Q比去與朋友進行溝通,後來發現朋友的判斷真的很準,讓我也對這份職業產生興趣,所以就想說試試看囉!」
因緣際會地,剛卸下雜誌工作的Leslie開始接觸動物溝通,透過與寵物本人見面(或是由照護者提供的實體照片),與動物進行心靈交流、感受牠們所釋放的訊息(通常會是明確的聲音跟畫面),了解牠們的生活需求,接著再將這些訊息傳達給照護者,開啟雙方對話,讓照護者能夠探索毛小孩的內心世界。
「我所服務的照護人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毛小孩本身沒什麼問題、都很健康,只是照護人想更進一步了解毛小孩,譬如喜歡的食物、喜歡什麼樣的活動等等;第二種就是當照護人與毛小孩出現生活上的磨合問題,可能需要溝通師的介入幫忙調解,譬如貓一直亂尿尿、狗狗一直亂吠等等;第三種則比較像安寧照護型,當毛小孩生重病、無法痊癒時,照護人就會希望能夠請溝通師詢問毛小孩的臨終願望,讓牠們能了無牽掛地安心上路。」
被問到成為溝通師後,是否家裡的貓狗都開始乖乖聽話、不再愛哭愛鬧了呢?Leslie大笑著說:「怎麼可能!這就像父母跟小孩溝通一樣,就算被唸再多次他們還是聽不進去啦!」雖然這麼說,Leslie坦言學會動物溝通後,也能更加理解毛小孩的需求,譬如家裡的公貓總是在夫妻倆出遠門後在門口撒尿,原因是牠想藉由「撒尿以宣告領土邊界」的方式保護家裡,於是Leslie便把貓砂搬到門口邊,讓牠能夠在盡情撒尿的同時又不會造成大家生活困擾,對症下藥想出解決辦法,以減少生活上的衝突。
#2
並非通靈法術,這份職業更像「潛能開發」
在一般人眼中,靠心靈感應與動物交流這件事,就像催眠術那般神秘、難以理解,但在Leslie的認知裡,這種能力並非許多人誤以為的「通靈法術」,反而比較像是「潛能開發」──「這就好似每個人都有第六感,只要投注心力去發展,人人都能培養出敏銳的感知能力,所以我會說這種能力是可以靠後天培養的,譬如冥想跟靜坐,只不過能發展到多高的程度,就要看個人造化了。」
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接受如此抽象的職業內容,許多人也因此懷疑溝通師的能力是不是虛構出來的;面對這些質疑聲,Leslie感慨地說:「遇到這些抱持疑慮、甚至出動言語攻擊的人,我也只能做到不看、不聽,只要知道自己投入的努力真的有幫助到其他人,對我來說一切都值得了。」
Leslie也建議,想尋求溝通師幫助的照護者們,不要抱持先入為主的觀念前往諮詢,要相信溝通師也是為了這些毛小孩的幸福著想,不會胡亂編造毫無意義的內容只為達成個人目的,因此照護者、溝通師與毛小孩之間必須建立三方信任,才能有效進行溝通。
#3
深入了解動物習性,才能為彼此調整出更適宜的生活方式
那麼,溝通師如何與毛小孩建立信任關係呢?Leslie說「食物」絕對是能把牠們嘴巴撬開的好東西,只要問牠們想吃什麼食物,牠們就會自動開啟對外交流模式,畢竟沒有哪個毛小孩能夠拒絕美食的誘惑哪!
此外,Leslie也表示「動物行為學」也是溝通師需要細心研修的一門課,唯有了解動物習性,才能知道該如何做出改變。「我最近有聊到一隻很愛到處亂尿的貓,牠主人已經洗床單洗到生無可戀,溝通後才發現原來這隻貓討厭用貓砂,因為很不喜歡腳沾到砂粒的感覺!其實我覺得這種心態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台北市的流浪貓,根本沒有踩踏砂地的經驗,大部份都以草地和柏油路為主,所以有貓不愛用貓砂是很正常的事。後來我們想出的解決辦法,就是在貓砂內改放狗狗尿布,之後那隻貓也開始將撒尿場所從床上轉移到尿布上,事情便圓滿地解決了。」
#4
躺在地上玩,用寵物的方式思考吧!
以上這些例子,再再證明了唯有換位思考、站在寵物的角度看事情,問題才能迎刃而解。「想成為一位優秀的動物溝通師,你需要的不僅是耐心、同理心與關懷動物的那份愛心,理性的判斷力也同等重要,就像之前我遇過照護人希望狗狗在見到家人回家時,可以抑制自己的興奮情緒,因為牠常常因為興奮過度而氣喘,但這其實是個很不實際的要求,畢竟情緒這種東西很難說收就收吧!於是我建議他們在門口擺一籃玩具,在踏入家門時先跟狗狗玩丟接球遊戲,藉此轉移狗狗的注意力。」
其實,只要照護人夠愛毛小孩、願意觀察與傾聽,不一定需要溝通師幫忙,也能自己與毛小孩進行溝通;對此,Leslie提出一個很簡單的做法:躺在地上跟動物玩!只要你養的是小型動物,躺在地上就能以貓跟狗的角度看世界──你會發現原來牠的水盆真的很髒、客廳的桌椅擺放讓牠很難行走,或是家具邊緣尖銳容易刮傷牠等等,藉由這種「轉換視角」的方式,重新審視毛小孩的生活空間,並做出相對應的調整,相信當毛小孩看見你願意尊重牠的生活型態,牠也會更愛你、更願意為你做出積極的改變。
【Leslie小檔案】
。《來~跟毛小孩聊天:透過溝通,我們都被療癒了!》書籍作者
。Leslie動物溝通師 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leslietalkstoanimals
Photo: Leslie (FOTO 2 Photography)
Cover via : Leslie (FOTO 2 Photography)
Cover Art Design : Vic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