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被灌輸「找到對的人」才是戀愛的終極目的,久而久之,「談戀愛」就變成一場高壓的選拔賽。你試著遵照各種「戀愛理論」挑人、過度分析聊天訊息、堅持安排完美行程,但是兜兜轉轉,卻還是遇不到適合的人,為此感到越來越失望而迷惘。
不是你不夠努力,但是你可能忘了:「戀愛」也可以只是一場不帶目的,純粹享受當下的相遇與對話。
近日國外網友熱烈討論一種叫 "Wildflowering" 的約會法,這種「野花綻放」的約會態度,會讓你在享受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意外收穫更多的自信與快樂。
「野花約會法」不是亂開花亂撒網,
而是抱持開放自在的心多方嘗試
Wildflowering,字面意思是「像野花一樣綻放」,聽起來好像有些縱情任性,但深入了解後才會發現,它的重點並不是亂開花、廣撒網,而是在各種可能的關係裡,保持開放、自在與好奇心,不急著界定對方是不是「對的人」、不算計對方於自己的未來是否「有幫助」,更不把每一次的相處都看成一場選拔終身伴侶的考試。
Bumble 戀愛專家 Shan Boodram 說,Wildflowering 的精神在於讓自己跳脫「照本宣科」的戀愛流程,試著認識不同類型的人,即便知道對方可能不是理想型,甚至兩人之間可能沒有未來也沒關係,因為重點從來不是「一定要交往」,而是在雙向的互動過程中更加認識自己,知道什麼是自己在感情中真正想要的、能接受的,或無法妥協的。久而久之,你會更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情感需求,也會更有自信地畫出界線。
這樣的過程不只不浪費時間,反而非常值得。因為即便沒有談成戀愛,你也在練習溝通、釐清自我、享受過程,甚至可能因此交到一個新的朋友。這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想試試 "Wildflowering" 約會法?
不妨從這幾個「小行動」開始
如果你也想要試試 "Wildflowering" 約會法,不妨從幾個簡單的小行動開始。
首先,放下「只跟理想型約會」的執念。或許過去你總是愛上某一類型的人,但 Wildflowering 鼓勵你跳出舒適圈,跟一些你「平常可能不會考慮」的人聊聊、喝杯咖啡,純粹享受互動,不馬上貼標籤。
平時也可以多參加附近的活動或社群。不一定要是聯誼或交友活動,可能是陶藝課、二手市集、志工活動、開放式講座⋯⋯任何能自然跟人交流的場合都行。Wildflowering 很看重「即興」和「好奇心」下的自在綻放,你越願意走出既定生活圈,就越可能遇到讓你驚喜的連結。
此外,不要急著定義每段關係。你們到最後可能只是朋友,又或只是吃過幾次飯的「飯友」,但這都沒關係,Wildflowering 要的就是這種過程的自由。你可以在過程中練習溝通自己的期待,也學著接受別人的真實樣貌。
這是一種有意識的探索與體驗,而不是逃避責任或利用別人。Wildflowering 強調在你認識自我的過程中,也要同時學著用寬容的心去看待「接納他人」這件事,你會漸漸發現,原來約會也可以沒有壓力、沒有輸贏、沒有比較。
享受每一場不為結果的相遇,
即便走彎路也很值得
或許你還是渴望一段穩定的關係,也許有一天你會遇到那個能和你走一輩子的人。但在那之前,Wildflowering 給你的是一種「不怕走彎路」的放鬆心態。你不再把每一次戀愛經歷視為成敗題,而是一次次練習與人建立真實連結,給自己成長的機會,就像野花一樣,不為誰盛開,也不為誰凋零,只在陽光灑落的地方,自在綻放。即便走了彎路,即便最後無疾而終,你還是會覺得這一切都很值得。
Read More
>>> 紐約作家提出的「清醒浪漫」戀愛清單,最適合戀愛不順,或老遇到爛桃花的人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