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世界上那麼多人,怎麼自己就是遇不上一個好的交往對象?又或為什麼只要一進入了關係,不過多久,兩人之間的氣氛就變得無聊且無話可說?
近日看到一位紐約作家 Jillian Turecki 在 IG 上,分享了一份「2025 年的約會目標清單」(Relationship goal for 2025),每一個點都浪漫卻清醒,非常發人深省,或許只要每一個都做到,或是時時放在心上,就能提升約會對象與戀愛生活的品質,非常適合戀愛不順,又或老是遇到爛桃花的人。
不要低估「玩心」的強大力量
「在感情裡創造更多的樂趣、更多的遊戲感,多花點時間一起嘗試新鮮的事物,大笑、甚至耍點可愛的小傻勁。」Turecki 認為,玩心在關係中是非常被低估的存在,卻往往是讓人覺得「戀愛真美好」的關鍵。她提醒我們,不要只把談戀愛當成一場「情感經營的工作」,而是要讓它變成彼此生命中的活力來源。因為一段關係最需要的,不只是穩定,而是讓彼此感覺生動地活著。
主動創造浪漫,
而不是一直陷入短暫關係的輪迴
一段健康的感情,不應在熱戀期結束後就走向平淡無趣。Turecki 鼓勵我們要主動去創造浪漫。不管是每週一次的約會夜、在廚房裡擁抱彼此慢舞,還是學會安撫彼此的壓力,這些看似微小的事,都是維持親密感的重要方法。否則,你可能會一直陷入那種 3-6 個月的戀愛,而且每次都草草結束,最後只讓你覺得空虛倦怠,無止盡渴望更多。
一起面對問題,
而不是把彼此當成問題
真正成熟的親密關係,是雙方可以好好坐下來談論問題,而不是只會吵架或冷戰。把問題視為「你們要一起解決的事」,而不是把彼此視為問題本身。Turecki 提醒,當我們面對人生挑戰時,心態應該要是「我們 vs. 問題」,而不是「你 vs. 我」。這種態度,才是兩人可以走得長遠的關鍵。
多牽手、擁抱、散步
這些都是調節彼此神經系統的方式
身體的連結、體溫的碰觸,就是心靈的安撫。Turecki 說,牽手、擁抱、一起散步這些小行為,其實都能調節彼此的神經系統,讓彼此的情緒平靜下來。這些小動作,不只是浪漫,也是無聲而有力的支持,提醒我們,你並不是一個人在面對生活。
停止「想要拯救或修復對方」的幻想
戀愛不是自我犧牲的修煉場
有多少人談戀愛像在當心理師?Turecki 提醒我們,不要再把「我愛你」在心裡轉成「我要拯救/修復你」。戀愛不是修理站,也不是自我犧牲的修煉場。真正健康的關係,是用同理心陪伴彼此的療癒歷程,但不是為對方活,也不是放棄自己。
Turecki 一針見血:「療癒不是修補、不是拯救、不是互累症(共依存症),更不是自我抹滅,而是一種關懷與共情。」
大聲成為你自己的代言人,
想要什麼就說出來
在一段關係裡,「不說」是很多問題的根源。Turecki 鼓勵我們,要大聲成為自己的代言人,誠實說出自己需要什麼。你希望多一點陪伴?還是需要對方多給點肯定?別害怕自己要求太多,也不要假裝「沒關係」或不在乎。真正的愛,是願意理解彼此需求,並且努力靠近的過程。
把對方當成「禮物」,
而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
在一起久了,很容易把對方的存在當成理所當然。Turecki 說,真正長久的關係,是每天都提醒自己:「對方是我選擇並值得感恩的人」。花點時間去記得:你們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彼此,根本是宇宙送來的禮物。這樣的珍惜感,會讓你們走得更紮實、更長遠。
Read More
>>> “Situationship 2.0” 看似是劃清界線、清醒戀愛,但最後總是會有人受傷
>>> 網路爆紅的 “Alphabet Walk”,讓平凡的走路、約會變得超好玩,甚至還能練英文
Art Design: Vic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