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會覺得,怎麼一個月一下就過完了。每天睜開眼就是工作、行程、訊息和各種雜事不斷輪迴,生活似乎永遠在趕進度,一天又一天過得毫無感覺。然而最近 TikTok 上爆紅的一個生活潮流 “Five Special Days”,可能是脫離行屍走肉的解方。
“Five Special Days” 的概念簡單又可愛:每個月制定「5 個特別日」,讓日子不再只是一頁頁不斷翻過的日曆,而是能一格格填滿期待和幸福感的時光。
“Five Special Days” 潮流爆紅
讓普通的日子充滿期待的光芒
有人說,快樂的祕訣,是讓「每一天都有所期待」。而 “Five Special Days” 和這個概念有所呼應,它鼓勵我們每個月刻意保留 5 個「特別主題日」,包括 Reset Day(重整日)、No Screen Day(遠離螢幕日)、Explorer Day(探索日)、Reflection Day(反思日)以及 Wellness Day(療癒日),透過這五個「特殊日子」,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找回生活的節奏、定時重整腳步與思緒,讓普通的日子也充滿特殊感。
Photo: TikTok @itsyngnotying
Reset Day
重整日
「重整日」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整理生活。
可能是整理房間、清空 e-mail 收件匣、補齊雜貨、洗衣摺衣、清理手機相簿等等。
有時候當我們生活的環境雜亂,思緒也會跟著煩躁起來。重整日讓你跟生活重新對齊,花一整天回到最簡單的秩序,讓自己在混亂中歸零,重新出發。
No Screen Day
遠離螢幕日
試試看有一天不看手機、不碰電腦、不追劇、不滑社群。你會發現,世界安靜下來之後,思緒會變得更清晰。
在這天,你可以約朋友吃飯、去市場逛逛、讀一本書,或是什麼都不做,只是曬太陽、聽音樂。不被通知和訊息綁架的你,或許會發覺自己少了很多的焦慮,並且暗暗明白,線上的你並不代表全部的你,你的自我價值感,不該被線上社群綁架。
Explorer Day
探索日
「探索日」專門用來打破日常的框框,讓你每個月都能做一件新鮮、甚至脫離舒適圈的事。
你不一定需要飛出國,甚至也不用花大錢,只要做一件你「平常不會做的事」即可。
例如去一家沒去過的咖啡館、一個人看場電影、試上一堂新運動課、或參加一場不熟悉的活動。這些小小的「第一次」,會在你心裡點亮新的火花。
Reflection Day
反思日
我們總是記得要回訊息、開會、追進度,卻常忘了問自己,現在的我,到底過得好不好?
「反思日」這天,請把時間全部留給自己。寫日記、散步、靜坐、回顧這個月的心情變化。檢視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仍走在想去的方向上。調整一下節奏,修正那些讓你疲憊的地方。這樣的「反思日」,會讓你每個月都更接近想成為的自己。
Wellness Day
療癒日
「療癒日」這天,請你「刻意地」對世界說不。不辦事、不加班、不照顧別人,只專注在你自己身上。你可以睡到自然醒、泡澡、做瑜伽、去按摩、看舒壓的電影、喝喜歡的飲料,甚至只是穿著睡衣躺在沙發上發呆一整天。
這不是偷懶,是一種腳踏實地的練習,告訴自己,你值得被好好對待。
依照自己需要制定「五個特別日」,
用五天點亮整個月的光
“Five Special Days” 是一個靈感的起點,你也可以依自己的需要,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五個特別日清單」,甚至你想多加個幾天當然也無妨。
如果你想和朋友多聚聚,可以加一個 “Friend Day”(朋友日)。想鼓勵自己學習新技能,可以每週安排一個 Learning Day(學習日)。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正視「對自己好」這件事,甚至把它變成一種固定的、需要認真對待的生活安排?
當我們開始有意識地為自己保留時間,而不只是一直「應付日子」,你會發現生活不再只是一場場待辦事項的奔波,而是由一段段你期待、你有意識選擇的時光組合起來的充實時光。
如果你最近覺得生活沒方向,或總覺得提不起勁好無聊,不妨就來試試 “Five Special Days” 吧!
Read More
>>> 外面晴天,不出門就覺得自己很廢?克服 ”Sunshine Guilt”,才能獲得身心真正的休息
>>> 網路爆紅的 “Alphabet Walk”,讓平凡的走路、約會變得超好玩,甚至還能練英文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