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 3D 列印技術問世後,每隔一段時間,就出現讓人驚艷的成果。
最近,一座用 3D 列印打造的白色高塔 Tor Alva,在瑞士一個人口只有 11 人的小鎮誕生,號稱是目前世上最高的 3D 列印建築。它的外觀超級科幻,在瑞士小鎮綠意環繞的襯托下,顯得有些超現實。Tor Alva 不僅展現了科技的可能性,也喚醒了我們對偏遠地區的想像。
世上最高 3D 列印建築 Tor Alva,
從瑞士小鎮升起的 30 公尺奇觀
Tor Alva 的名字在羅曼語中意為「白色之塔」,它矗立在瑞士東部格勞賓登邦的 Mulengns,這是一個只有 11 人的村莊,平時安靜得像一幅風景畫。這座塔於 2025 年 5 月 20 日正式落成,高達 30 公尺,約十層樓高,內部是用 124 個 3D 列印混凝土構件堆疊而成,其中包括 48 根承重柱與最上方的圓頂劇場,總共列印了超過 2,500 層、每層僅 10 毫米厚,列印時間長達 900 小時,像是在山中一筆一畫慢慢寫出來的結構詩,完全是瑞士小鎮升起的現代奇觀。
Photo: Digital Building Technologies
白色螺旋感塔身,
像有機生長而出的建築
Tor Alva 的造型十分優雅,塔身以螺旋形柱子為結構,線條柔和流動,像是植物的莖、或山風長年吹撫岩石留下的痕跡。這些立柱不是用模具澆灌成形,而是透過 3D 列印一層一層慢慢堆疊而成,因此呈現出一種與自然相呼應的「有機感」,不像傳統建築那樣剛硬,更像是從土壤中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
Photo: Tor Alva
塔身隨著高度逐漸變細,最上方是圓頂劇場空間,塔內光線自然灑入,內部沒有過多裝飾,卻有種禪意般的寧靜氛圍。這樣的設計也反映了團隊對材料與空間極簡而有力的精神:不靠繁複裝飾,而是透過結構本身創造美感。
Photo: Tor Alva
Tor Alva 頂端的小型圓形劇場,可以容納 32 位觀眾,空間雖然不大,卻極具氛圍感。觀眾坐在高處,透過圓頂與塔身間自然灑進來的光線,觀看演出、或只是靜靜望向山景,都是一場身心沈浸的體驗,創造了一個既親密又詩意的演出空間,讓藝術與自然真正並存。
從實驗室到山谷,
7 年研究落地為真實的 3D 列印建築
Tor Alva 的誕生,源自 ETH(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與瑞士 Origen 文化基金會的合作,最初的構想是打造一個臨時的表演空間。ETH Zurich 旗下的數位建築技術研究團隊(DBT),一直致力於開發不需模板的 3D 混凝土列印技術,不僅能減少材料浪費,也讓建築形狀更自由。
Photo: Arch Daily
這項研究最初是由博士生 Ana Anton 發起,之後由 Dr. Eleni Skevaki 與跨領域團隊進一步發展,在建築、工程、材料與機器人之間不斷實驗與對話,歷時七年,才終於讓這座建築真正從圖紙走入現實。
Photo: Arch Daily
Tor Alva 不是一棟純粹為展示技術而存在的建築,它不只是一個科技實驗,而是一個與地方對話的文化基地。
對於人口僅有 11 人的 Mulengns 來說,Tor Alva 就像是一道突如其來的聚光燈。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旅人與媒體的目光,也讓這個原本幾乎沒人注意的地方,成為創新與詩意交會的新據點。在地居民也開始重新思考這塊土地的可能性,也許小鎮未來不需要像城市一樣擁擠繁華,只要有獨特的精神與設計,仍然可以成為文化旅程的起點。
Photo: Arch Daily
Tor Alva 的誕生,
讓人口僅 11 人的小鎮被全世界看見
Tor Alva 的出現,帶來的不只是話題,更像是一個提問:未來的偏遠社區,可以是什麼樣子?在資源有限、基礎建設稀少的地方,如果能結合先進的數位建造技術,是否能開創出新的生活、文化與觀光模式?Tor Alva 提供了一個美麗的示範,當科技願意為地方量身打造,而不只是單純地展示科技或商業導向,那麼真正的改變,也許會從這樣的山谷悄悄發生。
Photo: Futuro Prossimo
Read More
>>> 他們在百貨公司建築夾層裡,偷偷改造出一間溫馨的「隱藏公寓」,過了 4 年才被警衛發現
>>> 藝術、建築與自然的三方對話:由安藤忠雄操刀,日本直島全新美術館於 2025 年開幕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