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B 有一陣子非常焦慮,整天都掛在男友的社群媒體上,偷看男友一位女同事的社群帳號,對那位女同事的穿搭、妝容、生活方式品頭論足,想知道自己到底輸在哪裡。整件事的起點,起於B男友某天隨口提到:「我那個女同事好像對我有點意思欸。」
B 一聽就慌了,開始追問細節,男友卻裝得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沒有啦,我對她沒意思,妳不用擔心。」可偏偏,每當 B 以為這件事可以翻篇時,男友卻總是有意無意提起對方:「她今天穿得超漂亮的,連主管都誇她。」「她好像很崇拜我耶,老是問我問題。」
更過分的是,有幾次 B 看到男友下班後坐在沙發上對著手機笑得燦爛,問他在跟誰聊天,男友一副神祕兮兮地說:「就那個女同事啊。」B 當場氣結,卻又不敢多問,怕自己顯得小氣。
曖昧女同事真的存在嗎?
「三角操控」是一種惡毒的感情操控
這種懸而未決的狀態讓 B 每天陷在嫉妒和不安中,開始下意識和那位女同事較勁,甚至開始健身、買新衣服、學新的化妝法,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只為了能夠「贏過」那位女同事。但後來她一次無意間發現,男友平常根本沒在跟那位女同事聊天,他其實是在跟自己的好兄弟鬼扯,卻故意讓她誤會,享受她因嫉妒而更在意他的感覺。
後來 B 為了求證,在幾次機會下,她對男友的其他同事旁敲側擊,結果發現那位女同事根本沒特別關心男友,兩人平常的互動也就只是普通同事而已。這時,B 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焦慮和痛苦,完全是男友刻意營造出來的。而這,正是心理學上所說的「Triangulation(三角操控)」。
落入 “Triangulation” 感情陷阱,
和爛人交往可能還以為自己「贏了」
Triangulation 是一種心理操控手法,操控者會刻意在兩人關係中引入「第三者」,讓受害者產生不安、嫉妒或競爭心理,並因此加深對操控者的依附。這種手法常見於戀愛關係、家庭關係,甚至職場中。受害者因為對感情與自我產生危機感,因此會逐漸陷入自我懷疑和不安全感中,並可能開始出現以下這些行為:
1/ 過度關注競爭對象:像 B 一樣,開始和那位「女同事」比較穿搭、妝容,甚至模仿對方,只為了「不輸」。
2/ 情緒被操控:一下感到嫉妒,一下又因為操控者的一點安撫而鬆了一口氣,情緒起伏劇烈。
3/ 加深對操控者的依賴:由於操控者掌握了「解決焦慮」的權力,受害者反而更害怕失去對方,進一步落入操控圈套。
4/ 自我價值感受影響:受害者可能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不夠好,甚至出現討好型人格,試圖用迎合來換取關係的穩定。
5/ 內耗嚴重,影響生活:因為過度焦慮,受害者可能會影響到日常的工作、學業,甚至與朋友、家人的關係。
Triangulation 不只發生在情侶之間,
也經常出現在家庭或朋友關係中
值得注意的是,Triangulation 不只發生在親密關係中,親子關係和朋友之間也可能會出現。例如,某些父母會故意拿兄弟姊妹做比較,讓孩子競爭關注:「你看看你姐多乖,再看看你!」這會讓孩子為了爭取父母的愛而壓抑自己、迎合父母的期待。而朋友之間也可能利用 Triangulation 來挑撥關係,例如故意告訴 A:「B 私下說你壞話,但你不要跟他講哦。」這種手法會讓 A 和 B 產生不信任,最後依賴於傳話者。
面對 Triangulation 的方法,包括:
1/ 觀察自己是否正在被操控:很多人之所以用 Triangulation,是想要自抬身價,又或是逼你在某件事上乖乖就範。如果你發現對方總是「不經意地」提起第三者,卻又模棱兩可、不讓你確認真相時,很可能就是 Triangulation。
2/ 直接求證,不相信單一說詞:像 B 一樣,試著想方法向第三方或周圍人確認真相,而不是完全依賴操控者的說法。
3/ 建立自信與界線:不讓自己的情緒被操控,學會察覺「誰才是問題的根源」,並適時抽離關係。
4/ 與值得信賴的人交流:當發現自己陷入不安和比較時,與朋友、家人或心理專業人士討論,能幫助你看清現況。
5/ 勇敢離開操控關係:一旦發現對方不斷利用 Triangulation 來操控情緒,應該考慮建立更健康的人際界限,甚至離開這段關係。
透過「虛假的三角關係」來自抬身價,
暴露的是深刻的不安全感
其實 B 的客觀條件,比男友好很多,兩人交往以來,B 就覺得男友時不時會拿自己和她比較,而每當 B 在工作上或生活上有了什麼成功或進步,男友總是潑她冷水,從不鼓勵或讚美。整個來龍去脈看清楚後,B 發現,男友對自己的不安全感,其實已經超乎她原先的想像,竟然得用 Triangulation 這種手段來自抬身價。
Triangulation 不是愛,而是一種心理操控的武器。只有識破和面對,才能擺脫無謂的焦慮,找回內心的穩定和平靜。
Read More
>>> 陰陽怪氣的「讚美」,原來是一種叫 “Negging” 的可怕心理操縱法
>>> 如果你的另一半通過 “Bird Test” 測驗,你們的感情很可能長長久久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