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 Thought Catalog 上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討論個性焦慮的女生是不是比較容易在愛情裡「將就」。讀完之後,我忍不住想到自己和身邊的朋友,覺得這個話題真的蠻值得聊聊的。畢竟,焦慮型人格的人總是容易想太多,特別是在感情這件事上,不是過於挑剔,就是過於妥協。那麼,焦慮真的會讓人在愛情裡變得比較沒有選擇權嗎?
容易焦慮的女生,
可能因害怕孤獨、討厭不確定性而「將就」
文章的作者 Holly Riordan 提出了幾個觀點,讓我邊讀邊點頭。她說,焦慮型女生通常對自己的價值沒有太大自信,內心會有一種「沒人會真的愛我吧」的懷疑。所以當感情來敲門時,她們可能不太敢設立高標準,而是選擇接受現有的對象,哪怕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她們害怕要求太多會把對方嚇跑,也害怕單身的孤獨感,所以寧可選擇「有個人陪」勝過「找到真正適合的人」。再來,焦慮型的人不太喜歡變動,因為改變意味著不確定性,而她們的大腦偏偏最討厭「不確定」。所以即使這段關係有點問題,她們還是會安慰自己:「也許沒這麼糟吧?」「可能是我想太多?」最後就變成一直拖著,捨不得離開,持續卡在不快樂且不上不下的日子裡。
狀態脆弱的時候,
感情只是「有就好」,而不是「追求最好」
這些說法其實不無道理,我自己也曾經掉進這種陷阱。
有段時間,我的焦慮情緒讓我對自己沒什麼自信,談戀愛這件事對我來說是「有就好」,完全沒想過要積極去「找到對的人」。那時候,我跟一個人交往,明知這段關係很無聊,兩人之間也沒有火花,但我還是選擇留下來。為什麼?因為我害怕孤單,而且那時我非常需要別人的陪伴,所以覺得就算再差,至少身邊還有一個人。即使我內心深處,覺得他不夠帥、不夠有能力、不夠有趣幽默,但至少他人就在那裡。
這種心態讓我忽略了「真正的吸引力和契合度」這件事,只是單純用「有人陪伴」來填補內心的不安。
當我們太專注於自己的焦慮,
很容易就忽視各種 Red Flags 警訊
焦慮型女生常見的「自我束縛行為」包括:過度迎合對方、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害怕衝突、內心小劇場太多,甚至會在腦內瘋狂放大對方的某個舉動,想說:「完了,他今天講話有點冷淡,是不是不愛我了?」這些行為會讓我們在關係裡越來越自我壓抑,最後演變成不健康的循環。而且,焦慮還會讓人喪失清晰的判斷力,當我們過度專注在自己的擔憂上,就容易看不清對方真正的個性,甚至忽略那些紅旗。
焦慮者也可能因「過度分析」,
而錯失一段有潛力的關係
不過,這篇文章的觀點也有一些沒考慮到的地方。例如,焦慮型女生也不一定都會將就,反而有些人是因為想太多,而變得超級挑剔。她們害怕關係崩壞的各種可能性,所以寧願不開始就不戀愛,拒絕冒風險進入一段「可能會受傷」的關係。像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她每次約會完都會跟我分析對方的一舉一動,最後結論都是:「還是不夠好」,於是一直單身至今。所以,焦慮型人格跟「將就」之間,或許有一點關聯,但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更多的是看我們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讓人滿足且茁壯的愛情,
應該是一種「積極愉悅的選擇」
如果你也發現自己因焦慮,而在愛情中不斷妥協,沒有關係,這不代表妳一輩子只能一直卡在這個輪迴裡。至少現在的你,已經懂得察覺自己的焦慮,看見焦慮對你的選擇造成的影響,從這樣的基礎開始,慢慢去調整自己的心態,一步一步來,或許有一天,你會突然豁然開朗:能夠讓你滿足且茁壯的愛情,應該是一種「積極愉悅的選擇」,而非消極無奈地接受一個「勉強可以」的人。
Read More
>>> 陰陽怪氣的「讚美」,原來是一種叫 “Negging” 的可怕心理操縱法
>>> 如果你的另一半通過 “Bird Test” 測驗,你們的感情很可能長長久久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