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年前推出的宮崎駿動畫《風之谷》首次上映台灣戲院!身邊一堆朋友瘋搶限定「王蟲」海報,以此重量級配角的特典如此受歡迎,就能看出本片經典不敗的地位。
腐海、王蟲、巨神兵,除了奇幻劇情之外,《風之谷》還有很多有趣的幕後故事,喜歡宮崎駿的你一定會看得津津有味。
原來王蟲不是虛構生物?
這次造成話題的「限量版王蟲圖鑑」,將動畫裡最受注目的奇幻生物王蟲變成海報主角。王蟲的日語唸作 ”Ohmu”,是 “Ô-mushi”(大昆蟲)的縮寫, 意指「昆蟲之王」。
它不可思議的外型不是憑空想像,造型設計的靈感來自節肢動物「鼠婦」,只是體長差了十萬八千里--鼠婦成體長大約可到 15 毫米,但王蟲最大可到 80 公尺,且鼠婦也沒有那麼多眼睛。
據說王蟲憤怒時會轉紅的眼睛,影響了《獵人》作者設計出窟盧塔族的火紅眼,讓要角之一酷拉皮卡的復仇之路更加戲劇性。
《風之谷》是宮崎駿唯一一部「被剪片」的作品
從小看宮崎駿長大的你我,《龍貓》、《魔女宅急便》、《魔法公主》等片早已看到滾瓜爛熟,可能都很驚訝這次是「《風之谷》第一次在台灣大銀幕獻映」!
《風之谷》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之前的長片作品,在日本上映隔年就發行到海外,但不僅片名被改為《風之戰士》、動畫被重新配了英語發音,片長還硬生生被剪掉二十分鐘之多!原著宮崎駿因此大為不滿。
此事讓 1997 年上映的《魔法公主》在迪士尼拿到代理權、並也打算改短時,製作人鈴木敏夫寄了一把武士刀給當時的美國監製 Harvey Weinstein,還附上了一個訊息 “NO CUTS”,充滿創意、也帶有威脅性的創作抗爭,成功讓《魔法公主》以未刪減版在美國上映。
《風之谷》開啟傳奇組合「宮崎駿和久石讓」的神話
《風之谷》的內容和格局在當年就是「好萊塢等級」的大作,製作團隊為此片的配樂傷透腦筋,要能透過音樂表現「拯救世界的少女」、「坦率傳達信念的天真」,以及巨神兵出場、和王蟲正面交鋒的磅礡,他們甚至想過坂本龍一等知名音樂家。
最後由製作人高畑勳慧眼相中日本知名唱片公司,德間日本傳播推薦的人選久石讓先生。當年三十歲出頭、生性浪漫,且正嘗試建構個人作曲風格的久石讓,用音樂打動了宮崎駿導演。
自《風之谷》開始兩人黃金組合的合作,雖然彼此就像同事一樣少有私交,但根據外媒報導指出,久石讓每年都會創作新曲送給宮崎駿作為生日禮物,這個維持長達十多年的習慣,已成為他們情感默契的象徵。
《風之谷》原本有三種結局?
最初宮崎駿構思《風之谷》動畫電影結局時,讓最後一幕停在「女主角娜烏西卡降落在大地上阻止王蟲」,給觀眾「不知主角是死是活」的終極懸念,這讓鈴木敏夫又困惑又苦惱。
最後製作人高畑勳提出三種結局方案:一,維持原設定;二,娜烏西卡被王蟲衝撞擊飛,成為傳說;三,娜烏西卡死而復生。最終在上映日期將近的壓力下,宮崎駿採納鈴木的建議著手製作了方案三的劇情。
Photos via:Studio Ghibli Inc.
伴隨著片尾女童唱著「啦啦啦~啦啦啦」的經典配樂,讓娜烏西卡成為風之谷代代相傳的傳說。
Read More
>>> 唱哭宮崎駿的音樂天才:米津玄師的五首必聽歌單,聽到你雞皮疙瘩
>>> 多次婉拒好萊塢將動畫拍成真人版電影,背後其實是宮崎駿爺爺對作品的堅持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