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以為滅絕的生物,只存在於圖畫或博物館的標本中,沒人想過牠們有一天會再次漫遊於地球表面。但近日美國 Colossal 實驗室的科學家宣布,他們成功培養出一種「長毛鼠」(Woolly Mouse),這些老鼠擁有猛瑪象(Woolly Mammoth,又稱長毛象)的特殊基因,透過基因工程,科學家極有可能能夠讓已經滅絕 4000 年的猛瑪象「復活」,預計 2028 年,我們就能親眼見到這種具有猛瑪象特徵的混合體象。
從猛瑪象的冰凍遺骸中提取基因序列,
近日科學家成功培養出「長毛鼠」
這群長毛鼠雖然體型只有 10 公分,但身上的金色長毛卻跟猛瑪象如出一轍,牠們的脂肪代謝系統也跟猛瑪象相似,能在嚴寒環境中存活。這是科學家透過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將猛瑪象的 DNA 片段植入老鼠幹細胞中,經過五輪實驗、近 250 顆胚胎,才成功讓 38 隻小鼠出生。Colossal 執行長 Ben Lamm 形容這項突破是「物種復活計畫的里程碑」,證明透過基因工程,真的能讓滅絕生物的特徵重新出現在活體動物身上。
Photo: GMA Network
那猛瑪象的 DNA 又是怎麼保存下來的?猛瑪象的滅絕時間在地球大歷史上來看,相對較近,牠們曾經生活在北極圈周圍,遺體被埋藏在永凍土中,保存狀態極佳。Colossal 從近 60 具猛瑪象遺骸中提取基因序列,並將這些基因植入亞洲象(猛瑪象的近親)的幹細胞中,重新組合成猛瑪象的基因組。
Photo: YouTube
復活猛瑪象,
竟然與氣候變遷息息相關
但科學家為什麼要復活猛瑪象?答案其實跟氣候變遷息息相關。猛瑪象曾經是北極苔原上的關鍵物種,牠們會踐踏積雪、讓冷空氣滲入土壤,減緩永凍土融化,進而抑制溫室氣體釋放。Colossal 團隊認為,讓猛瑪象重返苔原,可能成為對抗氣候變遷的一大助力。
下圖是一隻被冰封的猛瑪象幼獸。
Photo: BBC
此外,這項技術未來還可能應用在拯救瀕危物種上。例如塔斯馬尼亞虎(Thylacine)和渡渡鳥(Dodo)都在 Colossal 的復活名單中。Colossal 科學長 Beth Shapiro 說:「我們並不認為基因編輯應該取代傳統保育方式,但這是一個『兩者並行』的解方,讓我們有更多工具來幫助物種存續。」
Photo: Popular Mechanics
培養無過敏原牛奶、讓珊瑚更耐熱⋯⋯
基因工程充滿前景,卻也隱藏道德問題
除了復活滅絕動物,基因編輯技術已經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像是紐西蘭的科學家正在研發能讓牛產出不含過敏原乳蛋白的牛奶,日本科學家則試圖透過基因編輯讓珊瑚更耐熱,抵抗海洋暖化。甚至有些研究正嘗試透過基因編輯讓蚊子無法攜帶瘧疾,進一步消滅這種傳染病。
Photo: The Institute for Creation Research
不過,這些技術同時也帶來許多倫理爭議。復活猛瑪象會不會對現有生態系統造成影響?基因改造是否會讓自然演化變得不自然?這些問題仍有待解答。
或許未來世界,
滅絕的物種會有「回歸」的選項
「基因編輯不是要取代保育,而是讓我們多一種選擇。」Colossal 科學長、曾出版《How to Clone a Mammoth》(暫譯:如何複製一隻猛瑪象)一書作者 Beth Shapiro 說得沒錯。或許未來的世界,動物不會只有消失和滅絕兩個選項,而是多了一個「回歸」的可能。當我們在討論讓猛瑪象回到北極苔原的同時,也許更該思考:我們要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未來?是讓生物多樣性逐漸凋零,還是積極利用科技,讓這個星球上的生物再次繁盛?
這些看似會出現在科幻小說裡的問題,其實正發生在我們的現實中。
Photo: BBC
這些關於生命、哲學與環境的議題,讓人興奮,卻也使人不安,這樣的科技發展,值得我們密切關注,同時不斷深思環境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複雜。
Read More
>>> 2018 年陪伴死去孩子長達 17 天的母鯨,近日又出現哀悼行為,科學家對這個現象感到擔心
>>>「2025 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決選名單出爐,從 42 萬件作品脫穎而出,每張照片都大有深意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