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韓國年輕人很流行「토스트아웃」,英文是 Toastout,是一種身心靈即將耗盡的跡象,能視為職業倦怠 Burnout 的前兆,中文可以稱為「吐司化」或「吐司症候群」。因為貼近現在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引起大量共鳴。
表面有點焦,但看起來還能吃
一口咬下才發現吐司早已脆化粉碎
「吐司化」以吐司烤焦的情況比喻,即使表面有點微焦,只要看起來還能吃就不會放在心上,直到一口咬下,才發現吐司早就焦脆到不能吃。像這樣因為壓力導致的疲憊感,不論工作或休息時都感到疲乏、昏昏欲睡,乍看沒有大礙卻已經造成傷害,便是吐司化的核心概念。
韓國徵才公司 Job Korea 曾針對 342 名上班族進行調查,其中,有 69% 受訪者曾經感到「倦怠」,20 多歲比例為 61.1%,30 多歲的人則來到 75.3 %,顯示在 MZ 和 GenZ 世代是社會上最容易倦怠的群體。
你是哪一種吐司?
這個詞迅速引起韓國年輕上班族共鳴,紛紛上網分享自己「吐司化」的心情:「在公司可以完美應付工作,但回家後再把情緒發洩在家人身上。」、「最近心神不寧,甚至在整理回收時把手機扔進垃圾桶。」
甚至發展出各種「吐司」系列自嘲社畜人生:
1.烤吐司:輕微燒焦的吐司,比喻已經疲倦不堪但仍能勉強運作的狀態。
2.生菜烤吐司:就如夾在吐司中的癱軟生菜,無力而且提不起勁。
3.火腿烤吐司:如被壓縮在吐司裡的豐富餡料,急需解放和舒壓。
4.奶油烤吐司:即將如奶油一般徹底融化,極度犯睏需要午睡。
5.起司烤吐司:如黏在配料上的軟爛起司,普通又黏稠,需要來點清新感。
6.雞蛋烤吐司:已經筋疲力盡,需要雞蛋這種高營養價值的東西(如休息、好好吃飯)來補充精神和體力。
不只韓國人,
我們都是「微焦的烤吐司」
每天清晨,鬧鐘響起,睜開眼後腦中只有一個念頭:要準時到公司,跳上公車或地鐵補眠,進入公司開始應付客戶、面對老闆還要管好同事社交,整天忙得像陀螺,回到家窩在小房子裡嗑便當,一天就過去了。
也曾經對事業充滿熱血,但這些熱情在看清社會現實後就消失殆盡,比起出風頭,更希望能在公司裡當個不矚目的透明人。平常需要你,但特別好的事或特別壞的事都不會想到你,只求穩穩工作、靜靜拿錢度過一生。
既然不會死,倦怠、無力也沒關係,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人生還很長
把自己燒到全黑,日子只會更難過
但人生還很長,適當的休息和自我照顧才是長遠的解答。
畢竟平凡如我們,除非中樂透,要一下子跳脫吐司人生不太可能,不求無憂無慮、榮華富貴,先把目標放在成為「雞蛋烤吐司」就好。
適時補充營養,勇敢休假、把手機關靜音,甚至是下班回家前空出時間去河堤簡單散步,任何能讓你暫時與世隔絕的方法都可以。不要小看不起眼的快樂,在高壓的工作日中,這些都會是內心沙漠的救命水。
找到平衡後,偶爾微焦甚至會成為一種歷練,為整份吐司增添口感,吃起來脆口才更有故事。吐司們,一起加油吧。
Read More
>>>日本現在正流行「友情婚姻」,沒有愛沒有性,想要孩子就做試管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