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首在街邊書堆裡的 Mohamed Aziz,是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最獨特的風景。Mohamed Aziz 今年 73 歲,在曾經識字率只有 32% 的國家,堅守這家書店已經 55 年了,半個世紀來始終如一,他的故事讓人們更懂得珍惜現在。
閱讀,是 Mohamed Aziz 對貧窮的最大復仇
Mohamed Aziz 在 6 歲成為孤兒後靠捕魚維生,邊工作邊試著籌措學費,直到 15 歲才真正意識到自己不可能完成學業,因為書本太貴了。憤怒之下,拿不到畢業證書的 Aziz 展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以上的報復計劃——開一家書店。
Photo:@haiidargrapha
從只賣 9 本書到現在滿堆書的小店,Aziz 是這樣告訴《Morocco World News》:「這是我對童年、生活境況、貧困所做的復仇。」,基於一種對現實的不滿與童年缺憾的彌補,Aziz 瘋狂閱讀,並在拉巴特老城區堅守同一個位置長達 55 年。
Photo:@architectanddesign
每天花 6 到 8 小時閱讀
只有吃飯、禱告、抽菸和顧客上門時才會暫停
作為該區最年長的書店老闆,Aziz 在門框旁讀書的身影,已經成為摩罕默德五世大道的標誌性景觀。
Aziz 每天工作 12 小時,他會在早晨到拉巴特街區逛逛,造訪那些和他開店初期相似的小書商,買下對方最好的書籍放進店裡的書堆裡。被問到店裡共有多少書時,Aziz 只回答:「不夠多。」,整理好書堆後,就坐在門框上開始閱讀。
而他每天花 6 到 8 小時閱讀,只有吃飯、禱告、抽菸和顧客上門時才會暫停。
Photo:@haiidargrapha
在曾經識字率只有 32% 的國家
他依然堅持賣書
其實賣書,在摩洛哥不太賺錢。
根據摩洛哥國家規劃總局(HCP)的數據,摩洛哥識字率從 1960 年的 87% 到 2014 年跌到只剩 32 %,雖然在 2024 年上升到 77.35%(略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77.72),但仍有 23% 左右的人不識字。
中間的嚴重斷層也顯現摩洛哥在教育普及上面對的挑戰,包含貧困、資源不均的問題,而既然無法閱讀,「書本」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儘管摩洛哥有一大部分人不需要他賣的東西,依然無損 Aziz 對書本的熱情。
Aziz 最喜歡的收藏是那本紅色的《古蘭經》,每次禱告前都會讀一次,他認為閱讀是上帝的旨意,更是帶給人們的禮物。根據《古蘭經》第 96 章 1 到 5 節:「以你主的名,祂創造了你。祂創造人類從一滴血塊。閱讀,你的主是崇高的,祂教導以筆,教導人類未知之事。」,而他希望自己的書店讓更多人擁有閱讀的機會。
Video:@architectanddesign
每天為無法上學的孩子們禱告
「我會一直做到每個人都能看書為止。」
世上唯一會讓 Aziz 憤怒的事只有兩種,一種是書本缺頁,另一種就是孩子們因為打工而無法上學。Aziz 每天會到附近的清真寺禱告五次,每次都會經過那些在店舖、街道上玩耍或打工的孩子,「讓孩子們能受教育」就成了他每次向上帝祈求的第一件事。
但根據自己童年的經驗,Aziz 明白這並不容易。
「我會一直做到每個人都能看書。我讀了超過 4000 本書,意味著我用不同的身份活過 4000 次,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機會。」
靠二手書自學五種語言
小小一家書店,用書本與世界找到連結
Aziz 的店充滿各種色彩斑斕的書籍,你能在這裡買到 5 MAD(NTD 16.24 元 / 3.88 HKD 元)的八卦雜誌,也可以找到 700 MAD(NTD 2274 元 / HKD 543 元)的醫學教科書,小小一家店卻是蘊含世界學問精華的火熱熔爐。
在眾多種類的書籍之中,Aziz 對語言學習的熱忱最為明顯,店裡塞滿了七種語言以上的相關書籍,其中以阿拉伯語和法語為最大宗。
事實上,Aziz 的母語是方言「達里加」,但摩洛哥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文和法文,Aziz 靠著別人捐的二手書、與捐贈者交談,自學精通了阿拉伯文、法語和西班牙語,目前正在學習德文和義大利文。
Photos:@haiidargrapha
相信書本的力量,並且永不放棄
被問到把書堆在外面不怕被偷嗎?Aziz 表示:「不看書的人不會偷書,看書的人也不會偷書。」,而對於未來,Aziz 希望有一天能擁有摩洛哥所有語言相關的書籍:「我一生最在意能不能讀書,我會一直讀到生命的盡頭。」
Aziz 在書堆裡的身影,依然會持續在拉巴特的街上綻放光芒,就像陰暗汪洋裡的燈塔,引領人們靠岸。
Read More
>>>13 歲被迫結婚、因生活壓力酗酒:非洲 80 歲奶奶成為最新時尚 icon,背後故事太感人
>>>伊拉克擬將結婚年齡下修到 9 歲,提案的人說是在「保護女性」,激起國際社群大量爭議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