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這句話應該很多人都是從小聽到大。近年來也很流行透過”Gap Year”或是“Gap Day”來調節充滿壓力的生活,找回人生的初衷。
大多的時候,生活很忙錄,工作也很難有機會請長假,讓自己好好地完成一次充飽電的“Gap”。前段時間,看到網友分享下班後的“Gap Night”體驗,深深地受到感動。於是,我也規劃三場不同類型,專屬自己「短暫逃離」的”Gap Night”。在每一次的嘗試後,都發現比預期中還要更有趣,效果也很好。不只找回身心的平靜,還意外認識一群新朋友。
花一個晚上,為自己提供一場“Gap Night”
在網友的分享中,“Gap Night”的目標和其他的“Gap”都一樣,都是刻意為生活留下「空白」,並在這段時間裡,去做想做的事,或著,沒有特定目的也沒關係。“Gap Night”最大的特色,是把執行的時間控制在一個晚上。因為只有一個晚上,讓開始的門檻很低,想到隨時都可以進行,非常有彈性。不過,也因為時間很短,所以在前期規劃上,有些想法需要先釐清,才不會耽誤到自己的體驗。
要安排一場好的“Gap Night”,就要把重心放在規劃不具有「壓力的活動」。這個重點看似簡單,但大多數的時候都會被輕忽。像是以前的我,很喜歡在下班後,去學習新專業,例如新的語言,或是去運動。當時的我認為「轉換心情、跳脫原本的生活一個晚上,不就是一種“Gap”嗎?」不過,往往在一段時間後,這些課程和運動的行程,反而變成另一種不得不一直進行下去的活動,久而久之也成為了另一種壓力。
最棒的“Gap Night”
應該是屬於「一次性的新手體驗活動」
如果今天“Gap Night”的活動,是一個需要不斷持續,或是具有明確目的性的。例如,學語言,預期自己需要越來越熟練。運動則是有瘦身,體力變好,變健康的目標等等。這樣的活動,就比較不適合用來安排成“Gap Night”當晚的行程。根據網友的介紹,最棒的應該是屬於「一次性的新手體驗活動」。
還有,在規劃的過程中,我會盡量避開容易有「能力」差異的課程。像語言、專業知識類,或是運動的課程等等。曾經我就因為途中開始跟不上其他人的速度,而感到沮喪。回到家後,不但沒有被充電到,還更加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所以「沒有負擔、目標、連續性,只是好玩有趣」的活動,才是更適合“Gap Night”。
我為自己安排三堂不同的課程
收穫了一群隨緣的新朋友
在我的三次”Gap Night”,我為自己安排了一堂「兩小時的烘焙課」、一堂「三小時的手捏陶土課」和一場「手沖咖啡課」。這三堂課,都有相同的特色。首先,就是時間非常彈性。因為這些內容,是由工作室開設,所以只要老闆有時間,往往臨時預約都還可以報名的到。再來,人數很少,如果因為工作太累,無法社交,也可以靜靜地邊聽邊休息。最後,因為以新手體驗為主,本來的課程規劃就是為了讓學員多接觸主題為主,難易度偏低。所以不會出現跟不上的情況,基本上也不會和別人有「比較的心態」。
在這三種不同類型的體驗課後,我帶回了一些自己完成的小作品,沒有負擔吸收了一些就算忘記也沒關係的小知識外。也遇到了一些和我一樣,只為療癒而來的朋友。大概是因為大家都沒有多想,所以我也意外收穫了一群隨緣的新朋友。
經由“Gap Night”
發現世界上還有很多有趣的事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這種「一次性」又「簡單」的課程,沒有辦法培養出「專業」,也沒辦法改變什麼生活狀況,為什麼要花時間和金錢去體驗。但是,就和“Gap Year”的意義相同。經由一次次感受和接觸原有生活外的機會,去發現世界上還有更多其他有趣的事情,重新找回生活的熱情。還有,因為巧合機緣,而認識新的朋友和想法,這種不用負擔的充電,就是“Gap Night”的核心。
Read More
>>> 因為工作陷入負面情緒,在深夜裡接觸到 “Heart Mapping”後,治癒了我的憂慮
>>> 厭倦沒有意義的聊天,用 “Big Talk” 進行社交後,意外交了不少真心朋友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