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The Last Dance》(破地獄 )自上映五天以來,票房已突破 2500 萬。這部影片吸引觀眾的原因不僅在於黃子華和許冠文的精彩演出,更因為它以殯儀業為題材,深入探討生死教育,並透過道教儀式「破地獄」的形式,讓人們對生死問題有了更深刻和認真的思考。
經歷過多次親人離世的我
對「破地獄」這一儀式的印象充滿驚訝
經歷過多次親人離世的我,對「破地獄」這一儀式的印象總是充滿驚訝。在每一次傷感的喪禮中,這樣神秘的儀式總是讓我思考其深層意義。在道教的觀點中,這是幫助先人擺脫九層地獄束縛的方式。
而我同樣喜愛電影的英文名稱 《The Last Dance》象徵著為已故者跳生命中最後的一支舞,也是為生者提供了一個正式告別的機會。面對死亡,我們都能感受到那種錐心之痛,就是因為這樣,認真地與對方說再見,才變得特別重要。
《破地獄 》雖然探討死亡的各種反思
但更重要的是,它講述生者的故事
「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已經賺了,何必介懷甚麼時候下車,不如好好欣賞沿途的風景。」
《The Last Dance》(破地獄 )雖然深入探討死亡的各種反思,但更重要的是,它講述的是生者的故事。
從小到大,我們常被灌輸死亡的恐懼,許多人不僅害怕自己的生命結束,更擔心有一天必須面對失去身邊人的悲痛。但如果我們將人生視為一段旅程,而不是僅僅關注何時下車或終點在哪裡,那麼我們就應該珍惜身邊每一位陪伴我們的人,享受每一個美好的瞬間。這樣,即使有一天他們必須離開,我們也將擁有無法替代的回憶,永遠珍藏於心中。
電影中,老行家喃嘸師傅「文哥」(許冠文飾)與女兒文玥(衛詩雅飾)之間的矛盾與關係,反映了許多人面對原生家庭的課題。
兩代之間的想法常常令父母對我們有不認同與不理解,也會造成很多遺憾。然而,當失去即將來臨時,我們除了說再見,還需要學會與過去的自己和解,從創傷中釋懷。畢竟,對方已經離開,再多的執著與後悔也無法改變現實。唯有放下,我們才能繼續好好活下去。
儀式有時候是為了活著的人
「不止死人要超渡,生人也需要破地獄,生人都有好多地獄。」人生中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地獄,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
我們常常面對各種挑戰,包括工作、愛情和親情。如果你曾經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苦,或許會明白在親人離世的瞬間,彷彿自己也跌入了地獄。我仍然記得,父親離開後,我回到家中,望著餐桌上他永遠缺席的座位,那種心痛,形容成跌入地獄也不為過。
我很喜歡電影中殯儀業新鮮人「道生」(黃子華飾)的理念。他認為儀式有時候是為了活著的人。在喪禮上,生者獲得了正式道別的機會,情感得以被妥善照顧。無論曾經與逝者之間有多少恩怨,當軀殼化為白煙的那一刻,一切都應該放下。
在喪禮中無論是痛哭流涕,還是有機會整理心情、表達想法,這些都是幫助生者逐步面對死亡、接受失去的重要過程。
生命的時間是有限的,正如電影中所言「人一出世就在倒數」,沒有人能例外。在這倒數的過程中,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在恐懼、憎恨和埋怨上?看完這部電影後,希望你也能試著多花一些時間來釋放自己的執著,與自己和解,讓自己在有一天必須離開時,至少沒有帶著太多遺憾就好。
Read More
>>> 香港電影圈沒有古天樂,那該多無趣:當過歌手是黑歷史,謝票不忘幫香港宣傳旅遊
>>> 誰還記得《重慶森林》的「辣空姐」周嘉玲?她是香港電影最美的流星,傳梁朝偉也苦追過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