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人生缺乏目標,生活沒有動機,每天都得過且過,雖然內心也有渴望的事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如何就是提不起精神力氣去追求。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但只要想到要起身動作,就覺得好懶好累,還是留給明天好了。於是,明明對自己的怠惰拖延充滿了罪惡感,也很希望自己趕快改變,但是每次站在「做」與「不做」的十字路口,我總是往「不做」那一條路悶頭走去。
在我人生最不想努力的階段,
是這 7 本書把我從拯救出來
那時,我總欺騙自己,現代人「努力上癮」,我才不要當那個每天為「產值」感到焦慮的人。但現實是,我並不是用正面的方式去對抗什麼「努力上癮」,我單純是在擺爛而已。追究深層原因,一直以來,我都對自己很沒自信,得失心又很重,很多事情,我害怕認真嘗試了卻失敗,導致自己丟臉恐懼,那麼,乾脆一開始就不要去嘗試,這樣最「安全」。
後來,一個很親近的朋友,見我這樣鬼打牆不是辦法,推薦了我一些書,在這些書中,我發現了別有洞天。這些書籍從不同的角度,讓我理解自己拖延症的根源,它們要我不要老是怪罪自己,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並推薦我用不同的實用方法,去一步一步慢慢變得更自律。在我人生最不想努力的階段,是這 7 本書把我拯救出來(以下介紹來自各家出版社):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每天都進步 1%,一年後,你會進步 37 倍!」
作者:James Clear/譯者:蔡世偉
方智
雖然知道習慣很重要,但你經常為了自己的壞習慣苦惱,想要戒除卻力不從心?或者,你想養成好習慣,卻老是半途而廢?其實,問題不在你身上,而是你遵循的行為改變系統出了問題!作者從生物學、心理學及神經科學中擷取菁華,結合自己親身實踐的經驗,創造出簡單易懂、容易執行的「行為改變四法則」。這套法則可運用於學業、工作、家庭、健康、財富、人際關係等人生各個面向,有效幫助你打造好習慣、戒除壞習慣。
每天都進步 1%,一年後,你會進步 37 倍;每天都退步 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 0!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為你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7週圓夢筆記:每天一頁,寫著寫著夢想就成真了》
—— 世界上最簡單的「拿回人生主導權」方法!
作者:橫川裕之/譯者:龔婉如
方智
這是書,是日記,更是你願望實現過程的見證!
每天把腦子裡的想法化為文字,你的夢想就會成為現實。打造讓想法具象化的能力,你的夢想距離成真,就差這一步!這是一本未完成之書,會呈現什麼樣貌,取決於你每天寫下的內容。當你寫完,這本書才算大功告成,夢想也已化為現實。
期待在 Day 01 與你相見。
《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
身不由己?》
—— 「拖延,其實是你害怕被人看穿的煙幕彈!」
作者:Jane B. Burka, Lenora M. Yuen/譯者:洪慧芳
漫遊者文化
拖延,有時候反而是害怕成功!拖延,其實是你害怕被人看穿的煙幕彈!為什麼你什麼都願意做,就是不願做這件事?真的有「拖延基因」嗎?
本書由兩位傑出心理學家以他們備受好評與創新的拖延治療課程為基礎,擷取他們豐富的諮詢經驗,以詳盡且幽默的方式,深入檢視與探索拖延的心理,並找出讓我們擱著事情不做的真正原因,像是對失敗、成功、控制、疏遠、依附的恐懼,以及我們的時間觀念和大腦神經科學等因素,教我們了解拖延的衝動,以及如何以全新的方式採取行動。
而本書第二部,則以一整套經過驗證的實用課程,教人如何達成目標、管理時間、尋求支援、應付壓力,從而克服拖延的心理。本書並提供不少實用的建議,教大家如何與拖延者共事和生活。
《因為進度太落後,所以需要高效心理學:跨出舒適圈×揮別拖延
症×培養抗壓性×訓練判斷力,工作永遠跑在最前線!》
—— 我不是故意偷懶,是機會根本不屬於我?
作者:Orison Marden/譯者:王東升
崧燁文化
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明明五分鐘可以搞定,非得拖拉半小時一小時,Deadline 快到了才匆匆忙忙,結果成品錯誤百出。如果你提出疑問:「為什麼人們很難克服『惰性』?」大多數人會答:「認真有什麼好處,只會『能者過勞』!」
作者說:「許多人都在夢想未來能獲得財富與聲望,但他們卻總是在等待某個機遇。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之所以還沒達到目標,就是因為總是在尋找機會,而不是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我們不能養成坐等機會的危險習慣,能力就是在這種等待之中被無聲無息地消磨掉了。」本書從時間管理、情緒調節、習慣養成、身體保健、關係維持等方面著手,介紹了多種提高辦事效率的方法,並透過真實人物及作者自身的案例,將理論與經驗做結合,期盼每個讀者都能從根本改變自我,擁抱高效人生。
《無懼迷茫是種優勢,人間清醒才是本事》
——「當自己迷茫時,跟隨內心深處走。」
作者:李尚龍
高寶
心理勵志百萬暢銷作家李尚龍,繼《三十而已,最好的明天還在等你》之後,十年破繭成長勵志新作!寫給每天又忙又累,不想被窮忙限制住的你,32 篇效果強大的迷茫清醒劑,釋放你的糾結與焦慮!
奮鬥是一種心態,與年齡無關,既然掌控不了第一次出生,那就試著去掌控自己的第二次出生!所謂人間清醒,是不管你的人生過成什麼樣子,都別忘了自己的目標。無論什麼時候,永遠都在前行的路上提醒自己──今天,我才剛剛開始。
《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 天才與庸才之間的差別不在基因、不在天分,在「刻意練
習」!
作者:Anders Ericsson, Robert Pool/譯者:陳繪茹
方智
一堆人學鋼琴、小提琴、舞蹈、圍棋、各項運動,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有高手級表現,大部分人卻只有「可接受」的水準?多數人相信原因出在天賦,但本書作者根據三十多年的研究發現,所謂天賦其實是人類大腦和身體的適應力,只要透過正確的練習,亦即「刻意練習」,善用大腦和身體的適應力,每個人都能改善技能,甚至創造出你本來以為自己沒有的能力,達到顛峰表現。本書提供的革命性方法,將告訴你精通幾乎任何事物的訣竅。這可能是人類第一次擁有關於如何練成天才的統一理論!
本書精華包括:廣為人知的「一萬小時法則」有何漏洞?經驗等於專業?持續努力真的就能達成目標?「天賦」對一個人追求傑出表現反而是種限制?這本書,適合希望在工作上有傑出表現的人、希望自己為嗜好投注的大量心力看得見成效的人、被坊間許多「找到自己真正的天賦」相關書籍嚇到,以為不認識真正的自己就無法成功的人等。
《打造理想人生的習慣大全:65個習慣開關,讓你輕鬆戒掉壞習
慣、無痛養成好習慣》
—— 養成好習慣的關鍵不在意志力,而在某些隱形的開關!
作者:古川武士/譯者:洪逸慧
采實文化
好習慣可以提升效率、改善健康,讓自己過上理想生活,這毋庸置疑,但培養好習慣會遇到的實際狀況總是三分鐘熱度,因為多數人培養好習慣的策略是靠意念和毅力,這樣反而讓培養好習慣變成一件苦差事,更是力不從心。
日本暢銷作家、習慣養成顧問古川武士認為,「無法持之以恆」是人生最大的課題,因此從 2006 年開始,他致力於開發獨創的習慣養成理論和技術。經過十多年的研究與實驗,他發現,養成好習慣的成效不彰,通常只把焦點放在表面的行為上。本書從行動、思考、感受、環境四大領域,提供 65 個輕易上手的習慣養成開關,教你無痛養成好習慣,不需要全部都實踐才能成功,就像閱讀大全或吃自助餐一樣,只要挑選適合自己的方法養成好習慣,打造理想人生,預約更好的自己!
Read More
>> 張愛玲傳奇重現、保母殺嬰內幕⋯⋯:本月 24 本精彩好書,總有一本專為你而選
>> 獻給對「努力」上癮、對生活力不從心的你:13 本八月精彩好書,字字句句都寫進心坎裡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