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上,流行一種「重養自己」的風潮。
現代社會,有很多關於原生家庭的探討,我們長大後的某些缺陷,似乎都和家庭創傷有關係。然而,當我們了解創傷的來源之後,接下來又該往哪裡走呢?觀察身邊的人,有些人對探討「過去」的興趣,遠大於改變「現在」,甚至曾遇過一些渣男渣女,一面不斷在他人面前舔舐原生家庭的問題,一面又不斷在當下生活中傷害身邊的人。
而「重養自己」的風潮,就是一種把注意力從怪罪父母,轉移到現在的自己,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之上。
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
於是年輕人流行起「重養自己」
身邊一個朋友G,從小就是打罵教育長大,父母對她說過的難聽話,她轉述給我聽過,那話難聽殘忍到無法想像是出自父母之口,讓我大受震撼。
G因為這樣,一直有情緒控制的問題,但後來有一陣子,她突然開始大量讀書,她告訴我之所以有這樣的轉變,是因為:「我發現我生活中,沒有任何一個大人值得我尊敬和學習,但每一本好書都是世上最好的導師,我決定自己『拜師學藝』,重新來過。」
另一個朋友B,小時候曾經被爸爸虐待,然而B卻是一個待人非常溫柔之人,從未將情緒的廢料傾倒在別人身上。
他和我說過一段印象深刻的話:「我發現人遇到創傷時,往往有兩個結果,一個是不知不覺去複製創傷,一個是下定決心絕不重蹈覆轍。」
B說,他很久以前就決定,自己絕對不要變得和他爸爸一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每次遇到大小抉擇,他總會挑選更溫柔、更善良的那一條路走。B說自己仍然在和內心的黑暗面搏鬥,但至少生活中的良善,讓他感覺好一點。
自己做自己的理想父母
重新再活一次
重養自己,就是給自己第二次重生的機會。
或許你沒有好的原生家庭,但是,有了一定年紀一定歷練的你,或許現在可以成為自己的「理想父母」。
你可以重新把自己養一次,改變對待自己的方式、對自己的期望、對自己的觀感、在心中對自己說話的方式等等。
如果你不知所措,或許也可以像我朋友G那樣,從好書裡尋找導師,又或是在現實生活中,主動親近一些你認為值得學習的人,又或是培養一些新的興趣與技能,放開心胸,讓這個世界去教會你一些事。
想像如果你是父母,你會怎麼要教你的孩子?你會給予他什麼樣的觀念、讓他接觸什麼樣的人事物、帶他去哪些地方?
而現在這個「孩子」,就是你自己。
重養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卻可能將你帶離無盡受困於過去的泥濘中,為生活帶來一線光亮。
Read More
>> 30 幾歲人才懂的 Quiet Depression,你其實不孤獨
>> 這 25 條「潛力股對象」戀愛清單,幫你過濾掉 50% 以上爛對象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