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身邊,你會發現容易內耗的人都有同一個特質,那就是「窮思竭慮」。
窮思竭慮就是,對一件已經發生的事,又或是無法改變的既定事實,不斷地反覆地推敲思考,好像以為這樣一直想,就能對問題有所掌控,進而給自己一種「事情會不一樣」的微小希望感。
諷刺的是,內耗的人就是因為心裡還抓著一點「希望」,不願意接受現實,因此反而過得疲累而不開心。
內耗人共同的一個特質,
就是喜歡「窮思竭慮」來逃避現實
你可能在某個社交場合裡說錯了話,一般人可能當下尷尬過去後就算了,但是一個容易內耗的人,就會進入「窮思竭慮」的漩渦裡—— 你反覆琢磨說錯了的那句話、不斷播放在場所有人的表情和語氣變化,你「希望」現實不是如此,希望自己只是會錯意,希望別人沒有注意到,於是你在腦子裡不斷變化各種現實的版本,不斷精算所有的過程細節,而這一整個大量且勞累的思考,為的只是幫助你逃避「不舒服」的現實與感覺。
內耗的人,寧願窮思竭慮,和現實討價還價,也不願意直接面對與接受現實。這種做法,雖然可以因逃避而帶來短暫的心情舒緩,但是,長久來看,內耗其實就是讓自己陷在一再重複的負面思維環境中,不僅會讓整個身心狀態越來越差,甚至那些窮思竭慮,最終會慢慢轉變成思考的一種強迫症,讓你更無法逃離。
曾經是超級內耗人的我,
發現「兩分鐘分心法」真的有用
我曾經也是一個超級內耗的人,當我發現自己的確有窮思竭慮的狀況時,問題就來了,我知道這樣做不好,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停止這樣日積月累下來的有毒慣性。
後來我聽人介紹了一種「兩分鐘分心法」。
其實人的表層情緒是會流動變換的,你可以這一分鐘充滿恐懼,下一分鐘又充滿喜悅,但如果你的注意力緊抓著一個思考、一個情緒不放,你就會讓自己卡死在那裡。
「兩分鐘分心法」,就是當你發現自己又開始要掉入窮思竭慮的漩渦時,馬上去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例如馬上去廚房煮菜、去泡一杯茶、去外面走一走、坐地上伸展一下、去超商買個東西。
我自己實行下來很有感的是,「跟著影片做舒緩瑜伽」超有效,因為你為了跟上動作,不得不專心聽老師的指令,同時還要注意自己的肢體,如此,真的可以暫時從思考漩渦中分心。等再次會過意來,你會突然發現,其實剛才那幾分鐘,我也覺得好好的嘛!
「兩分鐘分心法」雖無法馬上解決經年累月鍛鍊出來的窮思竭慮,但是,它可以幫助你一點一滴扭轉這樣的負面思考習慣,每一次只要一點點,日積月累,一定機會造成改變。
Read More
>> 我嘗試了歐美流行的「Savoring 生活法」,讓我一點一滴走出壞情緒
>> 我花了快十年才打破這 16 個「學生思維」,恨不得早點想通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