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驚悚片看到最後,往往發現人最大的魔障,其實就是自己。
以前身邊有些「社恐」朋友,每次聚會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大挑戰,其中還有位朋友每次踏入社交場合之前,都需要先在門口戴耳機聽音樂,聽個十分鐘,心情準備好了,才有辦法鼓起勇氣切換進社交模式。而我個性雖然偏外向,但在一些特定的社交場合中,還是會出現社交焦慮的情況。
最近看了一部叫做《我的朋友都恨我》(All My Friends Hate Me)的心理驚悚/黑色喜劇片,覺得這部實在太精準捕捉到社交焦慮者的疑神疑鬼與過度敏感,男主角讓我又愛又恨,那是因為在他身上,我也看到了有一點討厭的真實的自己。
大學老友多年後重逢
一切卻不如預期
電影開頭,男主角 Pete 開心和另一半訴說將要和大學老友們團聚的興奮之情。Pete 和這幾個朋友,以前在大學屬於風光突出的一群,其中幾個人都來自富裕家庭,有錢有顏值有背景,於是自然而然聚成小團體,年輕氣盛的他們也難免自視甚高,隱隱約約給人一種排外與不屑的態度。
這群人分別多年,因著一場生日派對而重逢。
他們在一個偏遠鄉村地區租下一棟豪華獨棟別墅,打算連趴數日。故事到這裡,都很符合一般驚悚電影的前置作業—— 一群曾經年少輕狂、彼此關係隱藏著矛盾的男女,來到一處遠離都市文明的偏遠地帶,進入一個封閉的情境當中。
當 Pete 興高采烈抵達別墅,期待著昔日老友會跑出來高聲歡迎他,沒想到現場空無一人,偌大的房子一片昏暗,他不知道朋友們去哪了,只好待在客廳沙發上等待,一直到等到天黑。
朋友間若有似無的敵意
將人一步一步推向崩潰邊緣
朋友最終還是出現了,原來他們去了附近的酒吧。
只不過多年未見,彼此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對話之間充滿誤會與尷尬。雪上加霜的是,朋友們從酒吧帶回一個陌生的男子 Harry,從見面的第一秒,Pete 就有種不對勁的感覺,Harry 言談間彷彿處處針對 Pete,玩世不恭的笑容裡好像隱藏著嘲諷和挑釁,Harry 雖說是個陌生人,但他卻似乎對現場每個人的個性瞭若指掌,而且還會趁 Pete 說出某句話、做出某個動作後,很明顯地拿出一個小本本,在上面寫下一些神秘的東西。
Harry 種種帶著隱約敵意的行為,讓 Pete 感到越來越不安,只是 Harry 為人機智有趣,態度也很友善,因此其他人都很喜歡他,Pete 只好把心中那股寒意隱忍下來。
但奇怪的是,在相處與互動中,Pete 發現身邊這些老友們也都有點「怪怪的」,他們彷彿對 Pete 隱藏了什麼共同的不滿和秘密,似乎老在他背後竊竊私語,好像偷偷聯合起來要對付他,這場重逢彷彿不是為了慶祝他的生日,而是一場與「報復」有關的精密陷阱,孤身無緣的 Pete,開始一步一步被推向崩潰邊緣。
Photo: IMDb
《我的朋友都恨我》將人放入「社交焦慮」者腦裡
感受「全世界都與我為敵」的恐怖
看這部片的時候,整個人都坐立難安,Pete 身邊朋友們若有似無的惡意,以及隱隱約約的排擠,都是我們曾經體會過的社交惡夢。
這部片,完全召喚出國高中那時,社交能力與自我認識還不成熟,很容易就會被班上小團體的排擠、惡毒的八卦和不小心出醜的尷尬給擊垮的可怕記憶。
Photo: Outtake Magazine
但正當你以為 Pete 的朋友要聯合起來對他不利的時候,劇情突然急速翻轉。這裡不爆雷,只能說,劇情的轉折非常出乎意料之外,並且完美地把觀眾放入「社交恐懼」者的腦袋裡,親身去體驗一遍那種「全世界都與我為敵」的恐怖感。
Photo: IndieWire
焦慮會扭曲我們的現實,讓我們變得對任何反應都過激。笑容變得虛假,同情隱藏惡意,他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的變換,都可能在我們心中掀起驚濤駭浪,讓我們忍不住懷疑自己、批評自己,放大檢視自己的一言一行,最終現實完全被扭曲,陷入地獄深淵。
Photo: Flicks
其實,根本沒人有時間討厭你
《我的朋友都恨我》,情節暗黑驚悚,卻又隱藏著一抹犀利的幽默感。
我們以為所有人都討厭自己,以為整個世界都與自己為敵,但現實中,其實根本沒有人把你看得那麼重要,也人有那個時間去討厭你。
我們的那些社交焦慮,有時候不過是極度的自我中心,老是把自己放在聚光燈下,或許最討厭我們的,正是我們自己。
Photo: Rotten Tomatoes
Pete 在朋友面前越來越失控的言行舉止,正反映出他自我價值的不穩定性,而這種焦慮感也讓他看不見人事物真實的樣貌,將普通平常的社交場合,轉化成充滿威脅的驚悚陰謀。
看完之後,不禁啞然失笑,當我們在腦裡狂風驟雨時,外面可能根本是風和日麗。《我的朋友都恨我》於是給了我一個驚悚片很少給我的感覺—— 放鬆,原來有時候,真的只是自己想太多。
Read More
>> 看完《Longlegs》後,我認為沒有點破的結局,才是整部片最恐怖的精髓
>> A24 恐怖新作《們Men》:美麗的英國鄉村小鎮,暗藏對女人無處不在的惡意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