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從很年輕的時候,就在書本上、大人口中與不經意間,接觸到各種人生道理。只是當我們生活經驗不足、思想也不成熟的時候,聽到那些「大道理」,不僅有聽沒懂,甚至還會覺得像是被說教般反感。
不過,等我們年紀大一點後,有些道理回頭再去端詳,竟然有一種大徹大悟的感覺。這不是因為世界變了,而是因為我們終於長大了。
網友們分享了一些世故的處事心得,有一點閱歷的人,才真正看得懂箇中滋味:
你去看身邊那些成功人士,會發現他們都很少會花費唇舌在和誰講道理。因為他們知道,這世上往往不是「人教人」,而是「事教人」,指點或教導別人,都是需要耗費自身能量的,對方還可能聽不懂,甚至反彈。情商最低的愚人,最愛做的就是透過不斷的「講道理」來自我感覺良好,反而智者看破人性,很少主動開口給別人建議。
我們身邊所有的人和事,都只是暫時的,只有你自己的經歷、性情與成果,才會真正陪伴你一生。所以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要相信你當下的畏懼和不安也都是暫時的。只有你不斷往前邁進,才會在踏實中找到許多答案。
能量比你低的人,會嫉妒你、貶低你、損毀你。
能量和你同等的人,會陪伴你、鼓勵你、同理你。
能量比你高的人,會包容你、引領你、點醒你。
放下過度的助人情節,是尊重別人命運的一種做法。有時你看一個人爛泥就恨不得去扶他上牆,看一個人鹹魚就忍不住想去給他翻個身,但很多時候,一個人之所以過著某種人生,很大一部分是社會裡一層一層的因果代價使然,對方不僅不一定想要你的幫助、不需要你的可憐,甚至你自以為的「幫助」,其實會造成一系列的反效果。克制你想糾正別人的欲望,對人群與社會的力量抱持理解與敬畏,而你之所以為你,其實也是社會中的他人一層一層將你掏洗出來的。
只要你擔心某個人怎麼看你,你就成為了那個人的奴隸。
「封鎖力」是高情商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任何會消耗你的人事物,你多看多想多問一點,都是你的不對。
一段關係,如果提供不了情緒價值、經濟支持或正面陪伴這三點任一點,最好早早明智切斷。
絕對別成為一個沒有價值的好人。這種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受歡迎,但實際上是所有人的垃圾桶,別人不想做的事情都推給他做,心裡的情緒廢料也都發洩在他身上,身邊的人其實沒有一個真的瞧得起他。
許多人真正需要的,不是提高智商或環境,而是執行力。
如果家裡人智識不高,眼界不廣,他們的批評和指教,真的不用太認真看待。別在真正挑戰還沒出現以前,就已經在內耗家庭被消磨殆盡。
厭惡身邊的人時,最厲害的作法,不是浪費時間和他們計較輸贏,而是讓自己勤奮一點,加把勁努力,早日離開他們。
保持「我是倖存者,而非受害者」的強者心性。看事角度只要一轉換,你的行為與命運也會出現奇妙的變化。
Read More
>> 活到 30 歲,才發現這個人生階段,其實是更好的 18 歲
Art Design: Vic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