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償,在生理學上是一種身體的自我調節機制,當某一器官的功能或結構出現問題時,會由原器官的健康部位或其他器官,替代和補償其功能,最常見的是運動裡的「肌肉代償」。
而心理學上的代償,則是指在意識到自己的缺陷或不足時,透過在其他方面表現出色來彌補,藉此獲得成就感與價值感。
因為沒辦法愛自己,所以去愛別人;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給對方資源,希望對方做到。
我們稱為「情感代償」。
用「情感代償」獲得的滿足
很美好卻很脆弱
我們的確會因為「被補償」感到滿足或快樂,但這些美好很脆弱。因為人會不知不覺對這些付出抱有期待,如果沒有得到相應的回饋,就很容易失望或憤怒。
你覺得自己應當被感謝、被愛,對方只覺得被安上莫名期待,最後陷入情緒勒索的恐怖迴圈,導致關係破裂。
這樣的情感代償
在朋友 A 身上血淋淋演過一遭
A 父母小時候家境貧困,爺爺賭博敗掉家產,只剩奶奶一個人把家裡五個小孩帶大,打工自力更生算小事,當時家裡天天上演全武行,潑油丟刀時常上演。當時他們生活只過得比地獄好一點,至少沒人受傷。
父親熬到 18 歲離家,經歷幾十年吃土的日子後生下 A。
他的確是好爸爸,在貧脊的資源裡把 A 拉拔長大,不需要背學貸還學各種才藝。幼年的 A 還一度以為自己是小千金,後來才知道,父親是秉持「我沒有的,不能讓我的孩子也沒有」的心態養育 A 成人。
「我對你這麼好,你哪裡不滿意?」
沒有不滿意,只是成了父親了「代償品」
但從 A 有記憶以來,便無法反駁父親任何事。
小從椅子要買什麼顏色,大到大學要念什麼科系,父親一路為她仔細鋪路,全套的人體工學椅、打點好人脈和未來公司。A 想要的粉紅娃娃椅和對中文的嚮往,對他來說都是無稽之談。
A 回憶,父親最常說的話是:「我對你這麼好,你哪裡不滿意?」
其實 A 沒有不滿意,只是不快樂,而她正是成為父親的代償品。
陷入「命運代償」的迴圈
活著活著,就活成父親了樣子
一路照著父親的藍圖,A 生活過得也不錯,婚後生下兒子,她信誓旦旦絕不走父親的回頭路。
想不到故事發展的過程不盡相同,結果卻驚人相似。
A 拼了命工作,全力提供兒子最好的物質資源,不干涉的滿足他各種需求,卻因為忙於工作疏於陪伴,總是丟給保母照顧,兒子為了求關注,三天兩頭在學校惹事。
到學校見到鬧事的兒子,她第一句話就是:「我對你這麼好,你到底想怎樣?」
想不到活著活著,就活成父親的樣子。
原來,她也讓兒子為自己的代償了。
正視內心,和過去的傷痛和解
要破解這樣的代償循環,最首要的是正視自己的內心,先和過往的傷痛和解。
意識到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而幸福有很多種模式,不特別以自身經驗對待對方,而是針對個體去愛、去關懷。
認清付出是一種自願,而不是工作,不是做了什麼就能得到什麼,不論是錢或情緒價值都是。
Read More
>>>讓男人聽話有技巧,懂得「正確提出要求」的女人,感情通常很美滿
>>>這輩子缺的「貴人運」都在這一篇:摸透這 15 句話,等於少走十年職場冤枉路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