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的「劍擊一姐」江旻憓率先在巴黎奧運上奪得一面金牌,不但讓全城都非常高興,也為一眾香港運動員帶來極大的鼓舞。
女子劍擊比賽過後,大眾都聚焦在男子隊的比賽,尤其關注上屆男子花劍奧運金牌得主張家朗能否再度衛冕。一面接一面的獎牌,當然是最好的結果;但在比賽場上,運動員要贏的從來都不是對手,而是那個背負著巨大壓力的自己。
Photo: @cheungkalonggggg
美國體育週刊賽前預測
張家朗衛冕難度極大
早前,美國體育週刊《運動畫刊》公佈了奧運會的賽前預測,預計香港隊會有機會獲得 4 面獎牌,當中包括乒乓球女子團體、乒乓球混合雙打、女子重劍和女子 100 米自由泳。
名單上,並沒有張家朗的名字,掀起了熱議。
事實上,這樣的預測並不是沒有根據的,皆因張家朗所參與的「男子花劍」項目,要能夠衛冕冠軍,是極其困難的。
根據以往的紀錄,能夠在男子花劍項目中再次獲得金牌的選手,在歷史上只出現過 2 位運動員,而對上一次,已經是 68 年前的事情。
而在上屆奧運跟張家朗在決賽對戰的,正正是 2016 年奧運的金牌得主,來自意大利的代表 Daniele Garozzo。
不過,面對著這份賽前預測,張家朗的教練 Grégory Koenig 在回應媒體時表示:「我不知道他們是否以人工智能或類似的東西來作預測,我沒有 AI 那麼強,也許人工智能也未必全是對的,這很複雜。
我能告訴你的是,如果家朗在狀態,他有心態,有體能,也有戰術心態,絕對可以擊敗所有人。」
果不其然,張家朗的確衝破一關又一關,遇強越強,在全城見證下再次殺入決賽,勇奪金牌;除了成為香港史上第一位奪得兩面奧運金牌的運動員,也成為了史上第 3 位能在男子花劍項目中成功衛冕的運動員。
張家朗這個名字,被體育歷史牢牢記下了。
心態決定命運
運動員的心理比實力更重要
回顧 3 年前,當張家朗以 15 比 11 擊敗對手,獲得香港首名劍擊奧運金牌時,相信我們都還記得那一個夜晚,那場比賽是多麼精彩,又是多麼的讓人緊張。
首先,能夠進入決賽,雖然已是「坐亞望冠」的狀態,但作為觀眾,當然希望張家朗能再下一城,奪得金牌。
比賽開始後,張家朗曾經一度落後,後來在調整心態後,連追 5 分,並能保持領先優勢,最終反敗為勝。
後來有記者問張家朗,當時形勢落敗時,心中有什麼想法。張家朗表示,雖然從沒有想過會奪得金牌,但眼看自己落後多分,心想「再往後退也不是辦法,要上前打,把主動權搶回來,誰知道這個方法行得通。」
心態決定命運,在比賽場上,是永恆不變的道理。
這屆的奧運亦一樣,多場比賽中,張家朗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大幅度拋離對手,而是要靠沉著應戰,一分一分的追回來;當中在對戰法國選手 Enzo Boris Lefort 時,更是以 15:14 險勝,讓人看得屏息靜氣,極其緊張,幸好最後終能獲得勝利。
決賽一戰這⼀夜,跟 3 年前同樣難忘,刺激程度更是倍增。張家朗與意大利選手 Filippo Macchi 打至 14:14,在決勝一分時,雙方選手前後 3 次同時擊中對方,需要再次重賽。在如此緊張和高壓的情況下,張家朗依然可以保持冷靜,戰勝對手的同時,戰勝了內心的恐懼。
比賽後會見傳媒,張家朗同樣被問到當時的心情,他表示只是聽從教練的指示,專注在比賽中,只想「下一劍」,不想賽果。
能夠走上奧運台上的,都是世界頂尖的選手,實力落差不會太大,但心態卻可以影響表現。對戰強大的對手,有人選擇從容面對,有人卻會被壓力戰勝自己。能否發揮到最高水準,就視乎誰的內心更鎮定,抗逆性更高。
運動員的心理質素,從來都是比賽的其中一項較量。
由急躁到鎮定
是張家朗多年來的磨練
曾經,張家朗也是一個個性急躁的孩子,面對得不到的目標,會煩躁,會生氣。
雖然這種個性,讓張家朗對「劍擊」這個目標變得更堅持,甚至發展到有點固執,但他卻坦言,不願認輸的背後,其實也是一種壓力。
即使是奧運金牌的選手,也會有比賽落敗的機會。每次上場比賽,把面罩蓋下的一刻,就是一個新開始。
「輸其實很正常,不可能每次都贏。坦白說,每次落敗我都有餘震,心裏不停 loop:為什麼會輸?loop 過之後,我會重新面對失敗,跟自己對話,想進步就要好好了解自己。」
現在的張家朗,經過了多年的錘煉,自言心態上已經變得成熟許多,面對再重的壓力也能「頂住」。對比起勝負,最重要的還是在比賽場上找回自己。
Photos: @cheungkalonggggg
不把成敗得失放大,學會享受過程,是每個運動員都想做到的事,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智慧與領悟,當中需要的,絕對是年月的經驗累積,也是心態上的成熟。
「比賽怎會長勝不敗,嘗過不少敗績後慢慢的成長,學會舒緩壓力, 接受失敗,檢討原因,捲土重來。」
堅持就是勝利的第一步
運動比賽的好看之處,是運動員的成功,從沒有捷徑。每一面奧運獎牌,都得來不易,背後全是多年的訓練,以及心態和意志上的磨練。
今屆奧運,張家朗能夠再度殺進決賽,已經讓香港人感到無比的驕傲,成功奪金更是創下輝煌歷史。作為香港的精英運動員之一,張家朗能再次踏上頒獎台上,固然讓全城都感到高興,但即使他今天落敗,也是雖敗猶榮。
Photo: @cheungkalonggggg
成敗不過是一剎那的事情,但只有永不放棄的態度,屢敗屢戰,才是真正的奧運精神。
回想起當年張家朗寄語香港人的一句:「大家要堅持,不要這麼容易放棄」。
Read More
>>>香港「劍擊一姐」江旻憓奧運奪金:受傷後重登世界第一,私下是法律系學霸,曾 3 次讓父母失望
>>>「香港不只能在亞洲比賽奪獎,在世界比賽一樣可以。」:張家朗為香港運動史寫下新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