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世界都在追求小眾品牌,「小眾」二字也成為了網絡的流量密碼;但設計大國瑞典最入屋的品牌,那個從1943年已在改變世界的品牌,偏偏告訴你:他們不為小眾人服務,而是希望為所有人創造更美好的每一天生活,追尋大眾化的真正意義;這個品牌就是 IKEA。今次到訪人稱 IKEA 小鎮的 Almhut,探索品牌的核心價值,令我明白到大眾化的真正意義。
瑞典設計一直追求「大眾化設計」(Democratic Design),這個設計概念強調以「人」為本的中心價值,服務對象不是小眾,而是整個瑞典,以至全世界的大眾。大眾化設計的概念包含五個元素,包括 Form(外型)、Function(功能)、Quality(品質)、Sustainability(可持續發展)與 Low price(低價)。問一下 IKEA 的設計師,那一點是最重要?他們說缺一不可。功能性強的產品如很醜你不會用,外型時尚華麗的產品如太貴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負擔;所以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必須從這五個方向出發,經過無數次的研究和測試,把這五個元素保持平衡地呈現到產品之中。讓每個人都可以用得起IKEA的設計,同時喜愛用IKEA產品,實踐為大眾締造更美好生活的理念。
要了解 IKEA 這個品牌,又怎可以錯過它們位於 IKEA 創始店 Almhut 的 IKEA Museum呢?IKEA Through The Ages 的展覽以 IKEA 時間軸的概念出發,隨著不同年份,與 IKEA 一起回顧瑞典人以至全球的家居需求及風格的演變,提供最能代表 Democratic Design 的產品。從 IKEA 史來觀察及硏究瑞典史及世界發展史,非常有趣!很多人說「風格是一個循環」!不難發現,90 年代的復古家品,放在今時今日 2024 年的家居中,還是非常時尚實用,絕不過時;一件家具的風格與實用性可以如此歷久常新,也絕對可以呈現可持續發展這個設計理念。
IKEA 重視每個地區客人的獨立性,會將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融入其設計之中。如你拜訪世界各地的 IKEA,你會發現商品雖差不多,但家居陳列的規劃及設計可以截然不同。因為 IKEA 每年會實行各地區的 Home Visit,透過家訪不同國家的居住者或員工,又或是透過第三方公司的調查,了解顧客當下對於生活空間的實際需要。比如在香港,居住空間狹窄程度,可以說是全球之冠,IKEA 不會不切實制地,砌出二千尺的家居陳列,而是盡可能在最小的空間,拼湊出最實用美觀的家。有趣的是,電視機是在香港家庭是不可或缺的東西,所以在 IKEA 香港店內,電視機是隨處可見的。但在瑞典,人們酷愛大自然,崇尚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所以電視機不是客廳的必需品,取而代之的,反而是更多舒適的沙發位置,讓一家人有更多機會聚首談天。為不同人不同的生活而改變陳列,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也是人性化的銷售手法。
家,是了解一個人是誰的一種方式,也是美好世界的開始,從肉丸到沙發,看似微小的事會成就偉大的事。IKEA 啟發和鼓勵大眾實踐更健康環保的美好生活,認為每個人也值得擁有美好的生活。生活中的幸福感不需要用金錢堆砌,也不用盲目追求儀式感,更不需努力掙扎才能在夾縫間活出自己;IKEA 的腳踏實地,讓更多人可以擁抱自己的溫暖家,實踐大眾化的真正意義。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