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都被教導,「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這句話卻說得不清不楚。
要吃苦,很多人都會,但要「吃什麼苦」,卻是最重要但偏偏被忽略不談的關鍵。你我身邊或許都見過一種人,整天愁眉苦臉,忙得焦頭爛額,但好幾年過去了,能力與事業毫無長進,甚至身心健康整組賠進去。這是因為,有一些「苦」不過是「低級苦」,吃了再多也不會變甜,只會讓生活越來越苦澀;然而有一種「苦」屬於「高級苦」,雖然讓人不舒適,卻會在長遠上幫助一個人逆襲人生。
學會吃「高級苦」的人,堅持 5 年,成就一定驚嚇身邊眾人。
這 3 種「低級苦」讓人表面充實
實際上彷彿無頭蒼蠅般生活
吃低級苦的人,往往在表面上看起來很忙很充實,但只要仔細拆解之後,你會發現這種人的生活其實雜亂無章,毫無方向,「吃苦」不過是無腦地在浪費時間與體力,投資報酬率超級低。下面這 3 種低級苦最常見:
聽命行事的苦
有種人完全沒有獨立思考能力,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永遠聽命行事,疲於奔命,只會抱怨生活,卻無法跳脫出來,思考問題根源與改變方式。吃這種「低級苦」的人,只會被更上層的人當成工具人,表面上讚美你可靠,實際上卻只是覺得你好用。
「勤能補拙」的苦
以前被教導「勤能補拙」,如果這是真的,那為什麼那麼多勤勞甚至任勞任怨的人,忙碌到最後仍是拙、能力與生活品質也都沒有太大提升?在向前衝刺之前,一定要先找好奔跑的方向。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才能在哪,對於自身的優勢劣勢毫無頭緒,很容易在錯誤的領域裡過度消耗。
自己被自己感動的苦
有一種低級苦,吃的是「自我感動」。每天犧牲奉獻、忙碌不堪,不僅身邊人沒看到也不珍惜,自身也不過是在做一些重複性且沒有意義的勞動。這種人之所以會持續吃這種「低級苦」,是因為把「吃苦」當作一種「高貴、好人、善良」的象徵,不懂得劃分界線,自己被這種人設困死。
這 3 種「高級苦」堅持幾年
成就一定會驚嚇眾人
吃「高級苦」就像在喝咖啡,整天喝也不會覺得苦。就像生活中那些長年在吃「高級苦」的人,你看他表面好像很忙很累,但其實他忙得開心充實,甚至完全不覺得自己是在「吃苦」。這是因為他吃的「苦」,和他的理想與天賦已經達成和諧。以下 3 種「高級苦」,堅持吃個幾年,成就一定會驚嚇眾人:
在天賦上自律的苦
高級苦,基本上就是在自己的理想與天賦上吃苦。當一個人願意正視現實,看清自己的優勢劣勢,就能找到自己該在哪個領域內吃苦。
就像身邊曾有一位朋友,明明社交能力欠佳,卻一直想要做公關類型的工作,原因是他覺得這種工作「聽起來比較厲害」。但努力了幾年,他發現自己無論怎麼吃苦努力,就是比不上天生適合吃這行飯的同事游刃有餘。後來他決定轉內勤,卻發現天生細心、分析力強且記憶力超人的他,把內勤事務做得很出色,連連升職位,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
而「找到天賦」加上「自律」,便是成功的超級公式。
深度思考的苦
「思考」看似是人類的基本能力,但其實能夠不受情緒與旁人意見左右,並能夠有條有理深度思考的人並不多。深度思考會讓一個人獨立,洞察旁人看不見的事情,但伴隨而來的可能是寂寞的苦,你可能發現知心者寥寥少數,甚至因為不被理解而覺得孤獨;為了養成深度思考能力,你也勢必得花費大量心力在大量學習、提升心智之上,這也並非易事。然而持續久了,你長出超乎常人的視野。
放棄短暫快樂與舒適的苦
大部分人,都栽在「短暫快樂」這個陷阱裡。現代社會,能提供短暫快樂、幫助我們逃避現實與內在真實情緒的方式太多了。一個懂得吃高級苦的人,就是有意識地放棄這些替代路徑。這種人能長時間走在往上的斜坡,雖然不如走平路一般輕鬆舒適,但他仍不畏辛苦與汗水,因為他知道向上走終會抵達更高處。
Read More
>> 不斷自誇、假關心真指責……:這些「社交微惡意」,不挑明說不知道怎麼對付
>> 出軌之後,他是「誠心改變」還是在「粉飾太平」糊弄你?看這 6 個地方就有答案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