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應該是一直以來我生活中的最大難題,尤其是越到死線時,不想做的心情就更嚴重。
最近看到網友分享了 325 法則,號稱能夠成功擺脫拖延症的問題。決定來嘗試看看,持續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的做事效率跟生產力真的比之前進步很多。
325 法則裡有三個心法。
首先是「3」,不論是工作,或是學習,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壓力,每天不用多,只要選擇三件重要的事,集中但「認命」地去完成。
再來,就是「2」,代表著「1+1」。一件正事搭配一個獎勵。可以為自己規劃一個當事情每告一個段落,就能夠獲得的好處。
最後的「5」, 是指啟動時間。不論多麼想逃避做事情,也要堅持五分鐘,五分鐘就是啟動時間。
了解到這三個階段的設定後,我開始嘗試使用「325」法則。
在第一個階段的「3」,我為自己週一到週五的安排是「一件工作中重視進度的項目」、「一件工作上的準備」和「家裡的一件生活雜事」。
例如開始的一兩週規劃是「完成20%的工作內容」、「安排會議及聯繫」和「整理家裡,例如清理廚房冰箱」。
在第二步驟「2」的獎勵,如果完成當日的工作進度,下班後看劇、買自己喜歡的周邊商品等等。
而生活雜事部分,則是我可以再去購買喜歡的食材。大多都是一些簡單,但能夠提供生活放鬆感的小鼓勵。
而在執行五分鐘的階段,我為了讓自己能夠不要抗拒和排斥開始的動作,在啟動工作前,我會進行一個小小的梳理。通常會規劃一個流程,並從流程中找到一個最簡單的工作進行。
例如,找報告用的簡報版型。這件工作非常的簡單,雖然不是目前的進度,不過對我來說,這個小小的動作,讓我接觸了該項目,並且減緩了恐懼跟排斥的工作心態。
大概花個五分鐘時間後,就會回到正確的流程上進行工作。
每次在實行「325」法則前,我都會在內心和自己說,一天只有三件重要的事,就算真正痛苦,也能夠在10個小時以內消化掉。想想到了晚上,這些煩惱就都會消失了,然後,就可以好好的休息。
千萬不要把心思都放在痛苦上,抱著期待獎勵的心情做事吧!
另一方面,有些事情,特別是生活上雜事,用想的很麻煩,或是感覺很複雜。但嘗試五分鐘後,卻發現其實只是日常習慣的延伸。多花個幾分鐘,繞個不到10分鐘的路,都能夠解決。久而久之,很多事情好像在變成習慣後,就簡單了不少。
在嘗試了幾週後,我發現工作效率和生產力都有增加。
雖然和真正很有組織能力跟執行力的人相比,自己還是有很多的進步空間。但是,整體上,我覺得在練習過程中,對於開始處理正事時的煩躁感真的下降很多,也讓自己的持續力增加不少。
Art design: Be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