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整理空間,大家最常談到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法」(KonMari Method)––– 只留下拿起來會讓你怦然心動的東西。另外,極簡主義也是一種 declutter 的方式,但有時候好像有點「激進」,可能對大多數的我們很難一下達到。
有一種看待斷捨離的第三濾鏡正在慢慢發酵 ––– 我們死去之後所留下來的東西,便是家人要為自己整理的。這樣一來,有沒有哪些東西想先捨棄的,好解除他們的負擔呢?
這起緣於一本書 ——《The Gentle Art of Swedish Death Cleaning》(《死前斷捨離》),書中讓人思考中年之後,可以開始清除家中不必要的事務,好免除家人在我們身後還要煩惱如何整理的負擔。
döstädning — 是“dö”(死亡)和 “standing” (清理)的結合。
döstädning 不是打掃灰塵,而是永久的整理方式,好讓我們將日常生活過得更舒適,同時也可以達到很好的紓壓效果。隨著時間過去,一切都會堆積起來。重點是只保留必要的事物,但該如何精準斷捨離,卻從來不是容易的事。
萬一下次還會用到?
但其實你也知道機率很小
於是,嘗試過怦然心動留下事物的我,同時也知道不可能做到極簡主義生活的我,試著抱著這種「想像死後」的心態,環繞房間四周,開始整理。
沒想到,我做的第一件事竟是把幾本早已卸下成堆的書衣和書腰丟了。
這個行為原先像是不尊重書的禁忌,但其實我看書習慣把它們取下,它們的唯一功能只在擺回書櫃上時,可以為書擋塵。當書離開了書衣,依舊是一本完整的、有封面的書。
就只是這樣做完,心中升起了一股自由感 —— 更雞肋的物品是否也可以捨棄?接著,前不久反覆唇炎的我,將大部分用一半的、或甚至還沒用的保養品全回收了。因為這些都可能是潛在讓我瞬間嘴唇腫起的,我也不再感到可惜。
光這兩件事,房間就變乾淨了不少。
我發現自己也捨棄了「萬一下次還要用到呢?」的心態。當年紀增長,會越來越發現這個很少實現的「萬一」,卻佔了大多數的空間。我不想把每天生活的「當下空間」,放滿「等待未來」的事物。
作祟的不安全感
是我們難以放手的主因
那麼,是什麼讓我們緊緊抓住無法放手?大概有原因有二:一是害怕別離的感覺,二是人的囤物本能,而這兩者都與安全感有關。
比如爸爸送了手錶作為生日禮物,但其實自己根本不會戴手錶,這放在抽屜兩年,只因為是爸爸給的。
此時可以思考兩個問題:
(1) 我還會用嗎?
(2) 我留著會讓其他人感到快樂嗎?
如果以上的答案是「都不會」,就不必留了,其餘只是安全感在作祟。人們擁有東西太容易,有很多種方式,但是捨去東西,卻沒什麼管道。
物體可以乘載回憶
但回憶不見得需要物體
有 YouTuber 舉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她的哥哥生前有件特別鍾愛的皮夾克,它成了她每搬一次新家都會掛在衣帽架上的物品,讓她感到哥哥一直都在。但後來,她發現自己就只一直掛在衣帽架上,年幼的女兒問起自己那件不屬於家裡任何人的外套故事。
她想著,即便沒有它,對哥哥的回憶也一直都在,且這外套只對自己有意義。她若哪天離開了,丈夫和女兒還不知道要不要保留。於是,就沒有猶豫的整理了。
若是想試試 döstädning ,但毫無頭緒,也許可以先從以下四步驟開始:
Step 1: 先鎖定最好整理的地方
儲物間、衣櫃和抽屜,便是最好開始之處。我們可以從沒有什麼情感依附的事物開始著手,比如舊衣、書籍或是用一半的保養品。
至於要整理什麼、以及先後順序都沒有硬性規定,全取決於自己想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Step 2: 依照物品大小順序捨棄
先丟掉大東西,像是壞掉桌腳的桌子,有霉味的地毯等等,再捨棄可以丟進箱子裡的小東西,像是多餘的過期雜誌、穿了幾次仍然磨腳的鞋子。
Step 3: 開始少買東西
買的東西越少,就越不需要時間去清理。這並非代表就不能買心愛的事物,而是在每次購物前都重新思考是否真的需要。比如,已有一系列的球鞋了,是否還有必要買下一雙球鞋呢?
Step 4: 和家人談論過程
可以邀請家人加入自己的斷捨離旅程,既美麗又懷舊,回顧自己的生活,也可以讓別人更認識自己。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