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屋翻新,有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代表摩登奢華的大理石,有人可能傾向淡雅溫柔的韓式簡約風,也有人視房子的「陳舊感」如瑰寶,修補了殘破不堪的部分後,把房子既有的靈魂保留了下來。
頻道「30而立」的情侶規 & 陳在嘉義市的家就是這樣的,乾淨明亮,同時也具有新屋所沒有的沉謐氛圍。
第一次看到他們的家,就被那混搭著侘寂和昭和古樸味的裝修風格所吸引,他們改造這間五十年老屋的紀錄影片,也為他們收穫了將近三十萬的觀看數。
藉著本次訪問,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他們的翻修過程和心得吧。
規 & 陳現在的家是一棟 10 坪左右的三層樓建築,房子切割成多個小房間,位於馬路的三角區,所以部分房間會是三角形的。
當初租下來時的屋況不太好,牆面和地板老舊脫皮,天花也有滲水的問題,但因為規一直喜歡日式老屋的風格,而且在住宅樓下開一間復古甜點店,是二人的夢想,想說可以好好利用屋齡大這一點,把房子改造成理想中的樣子,就決定選擇它了。
一開始定的裝潢預算沒那麼高,但因為要整修的部分比想像的多,最後共花了五十萬左右台幣完成。花費主要是請師傅全屋上漆和重鋪地板,還有家具軟裝和小部分的 DIY 改造。
房子之前看上去滿是綠綠舊舊的痕跡,現在真是脫胎換骨,變成明亮宜人的「住店合一」了。對於此,二人也覺得很值得。
房子之前看上去滿是綠綠舊舊的痕跡,現在真是脫胎換骨,變成明亮宜人的「住店合一」了。對於此,二人也覺得很值得。
「我們在很多地方都是使用活動式的傢俱,是離開後依然可以帶走的,一開始因為是第一次大規模的改造,原先定的費用沒有那麼多,是慢慢的增加上去的,但自己覺得可以帶走的話,不會太心痛,很願意買下去。」
「我們在很多地方都是使用活動式的傢俱,是離開後依然可以帶走的,一開始因為是第一次大規模的改造,原先定的費用沒有那麼多,是慢慢的增加上去的,但自己覺得可以帶走的話,不會太心痛,很願意買下去。」
因為一樓是店舖,裝潢和格局的考量比較多,選擇家具也要親力親為。
在房子原有的基礎上,再四出選購合適的擺件和家品,有時候在北部下了單,有時候又在東部買了寄運,並在逛店的過程汲取豐富的家裝靈感。為了打造夢中情店,二人也是花盡心力,更親自動手改造家裡的部件。
「木門的去漆上漆的部分,為了要有自己喜歡的成色,反覆的來回刷漆調色。也有一些桌面或層架,是去木材行切割邊角料自行組裝完成。」
現在說出來好像很輕鬆,但那時候,陳是花了很長時間打磨和上色很多遍,才終於漆成滿意的顏色的。
「木門的去漆上漆的部分,為了要有自己喜歡的成色,反覆的來回刷漆調色。也有一些桌面或層架,是去木材行切割邊角料自行組裝完成。」
現在說出來好像很輕鬆,但那時候,陳是花了很長時間打磨和上色很多遍,才終於漆成滿意的顏色的。
規 & 陳也沒有把全屋硬裝改過一遍,像是一樓的浴室,因為不怎麼用,只是清潔後把浴缸漆上白色,放滿植栽,再以昏黃吊燈作點綴,便是一間溫馨純樸的城市溫室了。
規 & 陳也沒有把全屋硬裝改過一遍,像是一樓的浴室,因為不怎麼用,只是清潔後把浴缸漆上白色,放滿植栽,再以昏黃吊燈作點綴,便是一間溫馨純樸的城市溫室了。
入住時屋況不佳,位於三角區的樓房格局也是一個問題,由於切割區域過多,而每個區域面積都很小,沒有足夠的內用空間。於是規 & 陳靈活調整店舖的營業模式,改為用預約制及限制組數的方式,配合空間的大小以迎接客人。
他們更利用了分割的佈局,配以合用的家具,來明確區分店舖、住宅和工作室在同一棟樓裡的功能性。
「因為有獨立分割的房間,所以很好區分各個區域。一樓主要是客人的活動區,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自由活動,二樓的前側房間是烘焙區,有烤箱冰箱等等,二樓後側房間是臥室,房子本身有的內嵌式深櫃做為衣櫃使用,三樓後側是陳老闆的工作室及休閒區,主要以辦公大桌及地毯區懶骨頭為主。」
改造老屋的挑戰又豈止一兩項,房屋內用空間的架高地板,原先是使用超耐磨人造地板,但翻修完成後,二人才發現與家中風格不搭,果斷決定全部拆掉,改為真正的木地板。
改造老屋的挑戰又豈止一兩項,房屋內用空間的架高地板,原先是使用超耐磨人造地板,但翻修完成後,二人才發現與家中風格不搭,果斷決定全部拆掉,改為真正的木地板。
規 & 陳的老宅改造紀錄,給了很多想要租陳年舊屋的人信心,但理想歸理想,還是有不少現實的條件需要考慮,例如是結構上的問題,一定要有心理準備要花錢和時間改裝才解決得了。
再來是預算,如果是像他們作開店準備,可以提高一點金額,最重要是自己負擔得來。
預算不多的話,可以找屋況好一點的,也可以靠比較便宜軟裝作改造,尤其是坪數小的空間,軟裝佈置可以輕易改變家居氛圍。
再來是預算,如果是像他們作開店準備,可以提高一點金額,最重要是自己負擔得來。
預算不多的話,可以找屋況好一點的,也可以靠比較便宜軟裝作改造,尤其是坪數小的空間,軟裝佈置可以輕易改變家居氛圍。
「可以多使用一些可移動的軟裝,如櫃子等等的,可以依照自己季節性的喜好去調整家中的佈置,新環境的感覺可以帶來好心情。」
看他們改造後的家,也發現二人很擅長用微弱的燈光營造靜謐古樸的氛圍,全屋沒有亮得刺眼的白光燈,卻予人一種非常安心的感覺。
「可以多使用一些可移動的軟裝,如櫃子等等的,可以依照自己季節性的喜好去調整家中的佈置,新環境的感覺可以帶來好心情。」
看他們改造後的家,也發現二人很擅長用微弱的燈光營造靜謐古樸的氛圍,全屋沒有亮得刺眼的白光燈,卻予人一種非常安心的感覺。
租屋改造因為限制較多,困難也比較多,狀況差的老屋更甚,但有時候只要轉換一下觀看角度,好好發揮巧思利用缺點,就像規說的:「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可以保有老屋原本的特色,又是自己喜歡的風格。」就很好了。
規 & 陳的「住店合一」還有五年之久,不知道他們之後會不會想要再次改變裝潢風格,但現在的風景,就是他們花費心力,換來最滿意的成果。
有機會到台灣旅行的話,我一定要親身去拜訪一次,看看那麼吸引我眼球的古樸老宅。
規 & 陳的「住店合一」還有五年之久,不知道他們之後會不會想要再次改變裝潢風格,但現在的風景,就是他們花費心力,換來最滿意的成果。
有機會到台灣旅行的話,我一定要親身去拜訪一次,看看那麼吸引我眼球的古樸老宅。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