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對話每天都如此上演:
「最近過得如何呢?」
「很忙。」
現代人行色匆匆,社會也很鼓勵大家追求「忙碌」,好像有事忙就是好事情,每個人都像競賽一樣把忙碌掛在嘴邊,別上勳章。不忙碌的人,似是等同偷懶沒用的人,但在一天結束之後我們知道究竟忙了些什麼嗎?
不知不覺時間過去了,卻像是把每天的事重複做了幾百遍,對於日子的如此沒有察覺,所帶來的忙碌,其實不是件好事。大家把忙碌和充實,化上等號,卻又忘了充實也可以包含放空。
我的手機很耗電,其實才新買不到一年,電池健康度就只剩 90%。每週各個螢幕用量報告出來,加起來平均 12 小時以上都不為過。又害怕藍光的危害,Kindle 和 Kobo 各有一台,還要求自己每月寫一本書的心得。每天都要讓這些資訊泡過,才有種充實感好入眠。
我總覺得自己很認真的在生活,但最近警訊一個個出現:遲到、事情延後、連續推了幾個和朋友的約,是因為沒有空白的時間,讓我能好好停下檢視,也好久沒有放空思考了。
朋友看著我的手機笑說:「你通知也太多,信箱訂閱的電子報 、新聞、Pinterest 的新點子、YouTuber 的新片、Medium 的新文章、Spotify 推出的新歌和 podcast、Pimsleur 提醒要學語言,連冥想、運動、日記 app 都在響...你點進去看過幾個?」
我弱弱的回應:「也不是每天都點,但我都有定時看,只是東西太多實在看不完。」
朋友大笑說:「這就是你電耗得這麼快的原因吧!」像是雙關一樣,手機耗電,我也在耗電。但電究竟去哪裡了?
努力:力爭上游 v.s. 順流而下
一個前哈佛醫學院的傑出教授 Bethany Butzer ,在演講《Stop Trying So Hard》 裡,表示自己從小到大什麼都很努力,盡可能的得了各種獎項,外在光鮮亮麗,但內心卻飽受憂鬱焦慮之苦。她提到太努力像逆水行舟一樣,緊抓著槳要精準抵達自己的目的地,耗力又低回報。不如大致訂下方向之後,隨著生活的流動順流而下,讓付出的努力有加乘效果,又不會消耗於生活之中。
小確幸 v.s. 雄心壯志
滑開 Instagram 和 Youtube,上面充斥著「如何提升生產力」的資訊,比如「十個讓我平板更有生產力的軟體」,或「如何規劃自己的工作流」。我們好像很害怕自己是沒用、沒有生產力的人。
但是,有時候我們可以回頭看看,生活的本質是什麼呢?懂得生活的人又是什麼樣的呢?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忙碌嗎?有沒有一些事情是更為重要的呢?其實這種忙碌,有時候像是活在雲端裡,關注遠方和下一個待完成的事項,但是都忘了現在正在發生的事。
'Dolce far niente'
「什麼都不做」的美妙,享受幸福就在小事中
多數人對「忙碌」上癮,其實是害怕去面對忙碌之外的「空缺」,像是詩人 Alfred Tennyson 曾說的:「我必須讓自己迷失於行動之中,否則我將在絕望中凋零。」
I must lose myself in action, lest I wither in despair. — Alfred Tennyson
義大利文有個詞是 'Dolce far niente’ ,翻成中文便是「什麼都不做的美妙」,而這種「無所事事」的態度讓義大利人在汲汲營營的現代人眼中遭到蔑視。其實,在義大利人眼中,混亂到處都是,所以唯一可以仰賴的就是朋友和家人,「幸福就在小事中。」
生活=思考 + 放空 + 執行
在這個太注重「生產力」的時代裡,不時停下來關注自己是否只是「為忙而忙」是件很重要的事。就像那句話:「拼命工作的人最懶惰,因為他從不思考怎麼工作。」因為忙碌就不用思考,不用選擇就開始行動。但不重要的事情,做得再好也不會變得更重要。
當我們一直工作,大腦便處於執行任務的模式,只有執行,而沒有思考的空間。而洗澡或散步放空的時候,大腦會切換成預設的思考模式,很多有趣的好主意,便是在這時候出現的。
下次不妨試著練習一下,就在週間放一天假,什麼事都不做。別告訴任何人,以免他們提供了「好心的建議」,又填滿了時間。讓我們就純粹享受這種「什麼都不做」的狀態,練習放空。
這時候我們也許會看到一些平常看不到的事情:比如家附近新開了有趣的小店、情人都在你忙碌的時候打理了些什麼,或是重新關注自己的身體是否有什麼變化,最近有什麼新想法,有沒有什麼想改變的事情,諸如此類。
又或者,什麼都沒看到,就是陽光、空氣和水,純粹品嚐時間,都好。
Photos Via : Unsplash
Art Design : Pa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