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 Google 上有一個關鍵字的搜尋量正在增加。”Dancing for Happiness”,為幸福而舞動。和要上台表演,或是在派對上吸引眾人目光的舞蹈不同,這是一種把重心放在追求幸福的舞蹈。
如果搜尋 “Dancing for Happiness” 或是 “freedom dance”,可以看到不同的跳舞類型、動作、曲風等等。有些人是跟著節奏,簡單左右搖擺。有些人是聽著音樂,舞力全開。現在更流行的是將跳舞,和瑜伽、冥想、樂器演奏結合在一起。一邊感受能量自己在身體中流動,一邊擺動身體,在跳舞的過程中,釋放自己不好的情緒,達到治癒自己的過程。
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自由自在的抒發自我
關於 “Dancing for Happiness”,讓我想起一位朋友。她和我分享,不管在哪裡,當她看到一整片的草地,只要興致一來。不管有沒有音樂,旁人怎麼看她,她都會脫去自己的鞋子,裸著雙腳自在舞動自己。
曾經有一次我們一起在一個鄉村的派對上,大家都在屋裡,聽著電子音樂,喝著小酒。我的朋友卻說她想到戶外透透氣,希望我們一群人陪著她。一到戶外,她一邊說著今天的風很舒服,一邊開始脫下鞋子,隨意地在草地上跳舞。她也很開心地邀請我們一同加入,但因為我們都太害羞,又覺得尷尬,所以就婉拒了這份邀約。
我的朋友在草地上跳了一會後,走回來加入了我們的聊天。我們都非常好奇,她為什麼能夠如此享受這個過程。
在這之前,我們都從她的後輩那邊得知,她其實是一位對自己有很高追求的藝術家。她的大學畢業作品,成果很棒,還因此得了獎。這樣的她,和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跳舞的她,真的很難連結在一起。
聊天的過程中,她分享說,以前的她自己是一個叛逆的人,她覺得自己一直被世俗的價值觀和環境給綑綁。她的家人,對於她一個女生的期望,一直都是用教科書式的方式再要求。當她大學畢業的那一刻,她決定要給自己一次冒險年,她要完成一個長達8個月的獨自旅行。
旅行的起點是她要離開家鄉。因為在那裡,就算努力告訴自己可以忽視那些周邊的聲音,不要被束縛,但是依然不斷將自己困在符合他人期望跟做自己之間。但是,在漫長的旅程中,她發現除了自己之外,別人的中心絕對不會是她。
在旅程中,她認識了很多朋友,可能是文化的不同,或是大家都只是點頭之交。所以彼此都不會介入彼此的生活,也不會想要說服對方要接受自己的價值觀。那些她在家鄉受到的困擾好像都很無謂。
然後,有一天,一樣是一個天氣涼爽的傍晚。她心情很好,開始隨著音樂搖擺。一開始她也會有點害羞。後來發現,大家都喝了小酒,沒有人在乎其他人在幹嘛。漸漸地,她越來越不在乎別人的想法,讓自己進入到心流的狀態開始跳舞。她覺得自己很自由,很沒有煩惱。從此以後,他就養成了 “Dancing for Happiness” 的習慣。
重點不在於舞蹈
而是不在乎他人眼光的做自己
其實在朋友享受跳舞的過程中,我們還是有觀察到,有些路人可能是好奇、可能是覺得她是出於表演,而在跳舞。不過我的朋友都不在乎,因為這些標籤都是別人貼的,對她而言,只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影響自己。
雖然隨著各自的生活,我和她漸漸沒有聯繫了。不過,從她的社群媒體中,我得知她的 “Dancing for Happiness” 沒有中斷,不止如此,她還開始製作服裝、學習演奏樂器、練習即興人聲,繼續在天氣好的日子裡,自由自在的跳舞!
Read More
>>> 18歲,真的就要離家嗎?我在歐洲朋友身上看到的是被迫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