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劇集《俗女養成記》第二季日前播出完結篇,講述 40 + 女主角陳嘉玲(謝盈萱飾)在回老家後面臨的現況,穿插童年時光以輕鬆搞笑的口吻繼續道出陳家人的故事。
俗女沒有偶像劇的高富帥白馬王子,反而反映了真實人生,引起觀眾共鳴,最後一帖「當個閃閃發亮的大人」更是讓觀眾笑中帶淚,隨著戲劇完結,我們從俗女學會了什麼?
1.
即使沒房、沒車、沒男友
也要學會與自己和解
《俗女養成記》第一季深刻描寫了六年級女生的心聲,嘉玲出社會後到台北打拼,在即將奔四的年紀卻沒房、沒車、沒男友,重回故鄉與「一事無成」的自己和解。
第二季給了嘉玲新房、新工作和新男友,看似完美還是歷經了更年期的焦慮、生與不生的拉扯,最終認清、且接受那個平凡、和期望中不一樣的自己。
2.
人不會自動變成大人
人無完人才是現實生活
「人不會自動變成大人,大人是需要學習的。」第一季看似人設完美的爸爸,第二季遇上初戀,兩人回味青春一度精神外遇;弟弟嘉明作為家裡最強的後盾,卻理不清自己的感情,在佑仔回英國時和白目仔小杜搞曖昧,正是這樣的劇情安排令《俗女》更加貼近真實。再怎麼溫柔、完美的人,也有迷惘犯錯的時候。
3.
只要有一絲猶豫
不適合就不要委屈在一起
第二季最大看點無疑是嘉明的感情線,和嘉玲相比從小他就是一個不太會表達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甚至有想法也不懂得為自己挺身而出的人,不過在男友求婚時,嘉玲告訴他只要有一絲猶豫就不要答應,如同永森和嘉玲後來說的「不適合就不要委屈在一起」。即便還在愛的路上找尋自己,至少在最後一集,嘉明勇敢地承認不愛了,提出分手。
4.
偶爾自私一點
也許人生反而會少一點遺憾
我們可以看到整部戲的陳家人都將家人擺在首位,無論是母親的犧牲奉獻、父親與嘉明一輩子留在台南守住金德興,只有嘉玲不顧家人反對到台北唸書、不徵求男友同意就去墮胎,嘉玲就是夠自私、將自己擺在第一位,勇敢為自己活,不為他人而活。
爸爸在歷經風雨後體悟到「人生很長也很短,你如果有什麼事想做,或是什麼地方想要去,或是想和什麼人在一起就去做。」
人生不該為他人所侷限,偶爾學學嘉玲的自私,多為自己想一點,人生少一點遺憾。
5.
誰說獨立新女性一定不婚不生
能自己決定人生才是新女性
劇中一句「不婚不生,是你現在人生最大優勢」令部分觀眾認為嘉玲生小孩讓此劇落入俗套,與嘉玲不婚不生的價值觀相違背。
《俗女》藉由此設定默默傳遞了真正的新女性觀念,不甩刻板「獨立新女性」標籤,以生小孩結尾又如何?誰說獨立新女性一定不婚不生,不因世俗眼光隨波逐流,也不為追求特立獨行而刻意迎合,人生最大的優勢在於「獨立自主」,能夠了解自己想要什麼,也能決定自己的人生怎麼活。
Read more
>>>給獨立過頭的你:單身,有時是因為把「一個人的生活過得太好了」
>>>「沒有人欠妳,很多傷害都是妳允許它發生。」 :專訪 蔡健雅
Cover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