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台灣疫情持續延燒,待在家的日子長了,不過雖然少了過去多采多姿的社交生活,但內在的精神活動仍然可以很豐富。以下推薦五、六月精彩編輯選書,有西蒙波娃的全新傳記故事,有描寫幽微家庭心理的驚悚小說,有韓國名烘焙師獨門的吐司作法,也有多本關於哲學與社會亂象的反思...... 值得悠閒在家的午後,泡杯咖啡靜靜享受。
《成為西蒙波娃》
──「我非常愛你,但我不會為你死。」
作者:凱特‧寇克派翠(Kate Kirkpatrick)/譯者:張葳
衛城出版
西蒙‧德‧波娃,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女性知識分子之一。她在四十一歲時出版了震撼世界的《第二性》,被奉為女性主義聖經,成功推動修法以改善女性處境、反對性別歧視;或者,人們也知道她與沙特有一段開放式戀情,他們奔放風流,卻又無比堅定忠誠,這甚至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愛情故事」。然而,世人對波娃也有諸多誤解:《第二性》剛問世時,她成為法國社會嘲諷與抨擊的對象,從此之後,她的言行舉止、著述思想,無不遭受訴諸性別、因人廢言的攻擊。
凱特‧寇克派翠這本最新傳記《成為西蒙波娃》,全盤檢視過往波娃的自述,綜合最近幾年才公開的波娃日記與私人信件,補足了過往未曾被看見的細節,也澄清了社會與時代對她的種種誤解和批評,還原了立體而動態的細微面貌。
《獻給柯曼妮奇:《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趙南柱最強力作》
──「即便注定一輩子平凡的我,還是會有夢想啊!」
作者:趙南柱/譯者:簡郁璇
布克文化
「沒人能說服你生活是美好的,但在成功與失敗這兩條路之外,我似乎找到另一種姿態重新站起來。」
本書描寫那些總跟不上世界速度,卻又不懂算計的人們,以溫暖和緩的視角,探索錐心的傷痛回憶。不斷在理想與挫折中翻滾,試圖找尋人生的平衡:不求成功,也不至於失敗的平凡人生的美好。《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趙南柱,榮獲文學獎順利進入文壇後,卻一直沒發表其他小說,對於育兒和維持家計也依然生疏。直到再次創作久未碰觸的小說,慢慢在迷惘中找出生活的意義。這不只是作者趙南柱的心情寫照,也不只是主角高馬妮的故事,而是這世代每一個渺小窮忙族的吶喊。
《在所有母親之間 The Push》
──「沒被母親愛過的我,怎麼愛自己的孩子?」
作者:艾希莉‧歐娟(Ashley Audrain)/譯者:王娟娟
商周出版
成為母親意謂著什麼?如果成為人母後,一切不如你所願,甚至發展成你最害怕的情勢呢?
本書是主人翁布萊絲向前夫敘述她身為母親的困境與遭遇,向讀者開展一部懸疑驚悚的家庭故事。我真的有能力成為好母親嗎?布萊絲的不安溯源家族三代,她的母親,以及母親的母親都不是稱職的媽媽,每個母親都以防衛甚至折磨的方式對待女兒,而長大後她也成為一位看似神經質的媽媽......
《浮雲(備受川端康成推崇的女流文學第一人‧林芙美子放浪人生最終長篇巨獻)》
──「我們的愛情像一片浮雲,持續飄零,直到無處可去。」
作者:林芙美子(Hayashi Fumiko)/譯者:李彥樺/封面設計/王志弘
麥田
「我們是不是再也回不去了?」
由紀子為了擺脫與伊庭的祕密戀情,自願來到越南擔任軍方打字員。眼見整個世界在戰火底下動盪不安,此地安逸反而有如化外之境,由紀子不禁與富岡愈靠愈近,陷入另一段無法自拔的不倫戀情。戰爭結束後,兩人重返日本,卻始終無力攜手從頭來過。富岡難以與妻子分手,由紀子繼續與伊庭糾纏不清。待兩人重新相遇,終於決定一起遠走高飛。愛情的磨難,始於幻滅以後。因為徹底絕望,才更壓抑不住對希望的渴求……
備受川端康成推崇的女流文學第一人,林芙美子放浪人生最終長篇巨獻,問世逾 70 年的全新中文譯本。
《短暫的一生 La vida breve》
──「只有自我救贖可以是必須履行的道德責任,只有這種救贖是道德的。」
作者:胡安‧卡洛斯‧奧內蒂(Juan Carlos Onetti)/譯者:葉淑吟
麥田
胡安.瑪利亞.布勞森才被廣告公司資遣,他的妻子荷杜娣絲此時卻罹患乳癌,失去一邊乳房。在妻子罹病後,布勞森接下朋友寫劇本的工作。在劇本裡,布勞森虛構一座名叫聖塔瑪利亞的城市,主角名叫亞瑟,他借用亞瑟來體現自己對波特萊爾的「惡」的渴望,他沉浸在虛構的情節中......
素有「拉丁美洲城市小說創始人」之名的卡洛斯・奧內蒂(Juan Carlos Onetti),《短暫的一生》是他最嘔心瀝血的創作,是拉丁美洲文學最野心勃勃的小說,其大膽實驗和原創性,可媲美二十世紀最優秀說故事高手的作品。
《成為洞穴》是川貝母繼《蹲在掌紋峽谷的男人:川貝母短篇故事集》後最新力作。51幅繁美畫作+51篇奇想極短篇,構築出充滿豐富隱喻和象徵的魔幻世界。圖文可獨立欣賞,可鏡像觀照;是詩意的召喚,也是最瑰麗的魅惑。鄧彧的精心設計,加上大塊文化的優秀印務和協力廠商,是才華與工藝的精采撞擊,成為一本可說無法電子書化的書籍藝術品。
每一幅圖、每一篇文,乍看之下是各自獨立的故事,但讀者漸漸在閱讀過程中建立起關於「洞穴」的宇宙觀——「洞穴」是抽象與具象、心靈與表象的結合,不同的主角有不同的故事。 有些洞穴是通往心靈的通道;有些洞穴映照了主角的夢境;有些洞穴是祕密,主角忙著掩飾;有些角色則深入洞穴,卻造成了無法收拾的後果。川貝母書寫到後幾乎無法停筆,彷彿開通了某個蟲洞,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抓住了薛丁格的貓──魔幻、繁複,充滿想像與詩意。
每次要有「結果」,就開始「逃避」,不管是工作或談戀愛;別人的幾句話或幾個表情就感到受傷,聚會中突然恐慌發作的失業青年;光鮮亮麗的外表隱藏自戀與自卑,「放棄」是最常使用的詞;只要超出自己掌控的目標,便失落生氣,甚至習慣性控制一切……
想要表達卻常常受到挫折?最後乾脆若無其事躲起來?假裝自己很堅強?
越是壓抑,創傷就會越嚴重;越是逃避,不安就會更加強烈,最後反撲吞噬逃跑的你。
每個人其實都有逃跑的潛意識,本書從精神分析針對每個情緒問題,以一場場溫暖的對談帶給你一點勇氣,讓你轉身面對曾經逃跑的內心障礙,接受自己,改變自己
《吐司的基礎:最簡單,卻最難做得好!從發酵、烘焙、口味到應用,在家做出「比外面賣的還好吃!」的理想吐司》
──「吐司是最基礎的麵包,但要做得好卻很困難!」
作者:李美榮/譯者:張雅眉
台灣廣廈
為什麼麵包店的吐司比較鬆軟?自己烤出來的吐司縮腰又凹陷?湯種、中種、低溫發酵法有什麼差別?如何保存才能維持濕潤?
在韓國京畿道開設烘焙教室「ROMANTIC BREAD」的李美榮老師,將十多年來嘗試、失敗、鑽研、教學的經驗,都凝縮在這本「吐司專書」中。
這是一本只有吐司的書,卻不只是做吐司而已。除了24款涵蓋各種吐司製作技巧、課堂上最受歡迎的獨創配方如茶香濃郁的「厚紅茶吐司」、帶有餅乾酥脆口感的「摩卡餅乾吐司」、雪白軟綿的「雲朵白吐司」等,也教你如何運用吐司製作脆烤麵包丁、水果麵包布丁等延伸料理,並收錄讓吐司美味再加分的抹醬、配湯,讓你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美好的Toast Day!
《Rea手繪食譜:是便當也是餐桌料理,88道零失敗減醣食譜,食材好買、調味料現成、做法簡單,一看就上手,讓人吮指回味!》
──「邊畫邊做菜,手繪食譜記錄媽媽對家人的愛。」
作者:賴佳芬
布克文化
本書由減重權威營養師宋侑璇審訂推薦,88道減醣料理,義大利麵、韓式、日式、泰式與台式、充滿愛心的家庭桌菜料理,每道都令人吮指回味不已,還可以變化組合不同的便當!
作者從小喜歡畫畫,當主婦後重拾畫筆,並結合在家做給家人吃的菜色,畫著畫著就畫出這本書了。本書收錄的手繪食譜(含延伸食譜合計88 道),大部分是作者在大兒子高三時為他做的常溫便當菜色。沒有功夫菜,每一道都是食材易取得、使用家中現有調味料、步驟簡單不繁複、口味也得到先生兒子們認同的簡單食譜。網友們說看了這些圖就有種很想立刻動手做做看的衝動,希望它們也能讓您願意動手做做看,讓自己和家人吃得開心又健康。
人類醫療史上,竟然有這麼千奇百怪的趣聞。歐洲古代的醫生不管碰到什麼病人,二話不說就是放血。華盛頓只因為一個感冒,就被當時的名醫放血而亡。其他還有吃「蛔蟲餐」保持曲條;相信病人吃掉或塗抹屍體的一部分,可以吸取其中的「靈力」的「屍療法」;以及用來治療口吃的「半舌切除術」……
《醫療不思議》全書含括「身體的故事,疾病的故事,醫療的故事」三部分。專業醫療人員看了,驚覺原來醫學上的所學,有這樣的歷史緣由與典故;一般大眾讀了,理解原來與我們習習相關的醫療方法與疾病,竟是這樣演變來的……
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繼《不只是厭女》後的新作。在上一本作品中,她大刀闊斧地為厭女情結給出了一個前人未曾明確定義過的分析框架。而在新作《厭女的資格》裡,她則延續前書的論述骨幹,將觸角探入女人日常,不僅深入前作尚未提及的多重面向,並更進一步清晰描繪出厭女情結與其他壓迫體系交織運作的內在邏輯。透過不同領域的案例分析,曼恩犀利地指出在家務勞動、男人說教、性暴力與身體自主權等議題上,父權機制如何暗中運作,並造成實際壓迫。
有部分人以為檢察官是一群不問世事,成天坐在辦公桌前用筆辦案的文書柯南,但真實的檢察官要做得遠遠不只如此,他們要寫起訴書、要判斷證據是否可信、擬定偵查計畫、指揮警察辦案、檢視屍體、上法庭……他們是所有案件的守門員,是在司法程序中,最了解前因後果、參與最深的一群人。透過他們,我們得以了解一個案件的始末;透過他們,我們得以看到司法實務最晦暗、迫切的結構性問題。
《扭曲的正義》作者吳忻穎,是一位前檢察官。在本該實現刑事正義的檢察體系中磨滅了希望,最後失望出走。她回望過去任檢察官的實際經驗與觀察,深刻剖析了檢察體系、警察體系、媒體的重大問題,有系統地暴露三方之間如何往來、影響視聽。
Read More
>>>「我非常愛你,但我不會為你死」:西蒙波娃的迷人語錄,如今讀來仍精闢見血
>>> 在台灣,為什麼「法國女子」是優雅的代表,「台女」卻成了貶義詞?
>>>「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三毛離開30年,她的文字依舊為人帶來力量── 專訪三毛家人
Art design: Be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