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在大家眼中看起來屬於勝利組,他們努力工作生活,抗壓性強,多才多藝,工作表現亮眼,他們追求掌聲,也享受掌聲,追求好要再更好,頂尖要再更頂尖,完美還要更完美。外人眼中的他們,是閃閃發光的榜樣,但轉過身來,他們卻感到內心空洞失落,心底好像有個無底大洞,無論再多的成功和讚美似乎都填不滿,他們無法對自己真正感覺良好,自我不斷被懷疑與負面情緒啃噬,甚至罹患各種上癮、恐慌、暴食、抑鬱......
這樣情形,心理師周慕姿在新書《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中說的很好:「其實「過度努力」,就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
你,也是透過過度努力,拼命追逐著他人認可,卻在過程中迷失自己的人嗎?
是「享受贏的感覺」,還是「害怕輸的痛苦」
周慕姿心理師在《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中,分享了幾個真實案例。
其中一個是不到 40 歲就成為跨國企業高階主管的明耀,他因為恐慌症上身而來求助,卻在諮商時擺出他習慣的大老闆氣勢,對心理師連珠炮拋出問題「你畢業多久了?工作多少年?專長是什麼?有結婚嗎?有做其他工作過嗎?有小孩嗎?有處理過恐慌症嗎?有接過多少像我這樣的個案?」
心理師認為,明耀的老闆與強者架勢,是他的面具,也是他的安全防護罩,幫助他安撫來這裡的不習慣與不安。在諮商中,明耀也表示,工作上沒有「撐不住」,只有「不想撐」這回事,但明耀雖然說得雄心壯志,但是他的身體狀況卻騙不了自己。心理師說,追求那一次次贏的刺激與滿足,就像用來犒賞「過度努力的自己」的獎品或獎章,藉此增加自我感覺良好,安慰自己:所有的犧牲都有了價值。
只是,只是,是「享受贏的感覺」,還是「害怕輸的痛苦」?
另一個案子是一家數位產品公司的主管美琪,過去一年因為新冠肺炎影響,公司的業績受到打擊,隨著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美琪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能力,但她越懷疑越不敢鬆懈,只好逼著自己不斷向前奔跑,否則一停下來,同事們就會看出她的破綻,內心「我不夠好」的羞恥感也會襲捲上來。
心理師發現,這樣的人越成功,越害怕:越被人期待,越害怕讓人失望。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成為推動自己進步,卻也是傷害自我價值的關鍵。因為,當我們一直都在問:「別人想要我做什麼」,而不是「我自己想要什麼」時,所有因而得到的成就,是給別人的交代,而不是自己的引以為傲。
所有在意他人的努力,回過頭來在自己身上,反而變成了傷。
每一個過度努力,都是傷的證明
明耀與美琪的心理,相信很多人都心有戚戚焉。
努力是個好事,但「過度努力」,就會使自己陷入不斷奔跑的焦慮迴圈。
如周慕姿心理師所說,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些傷口。這些傷口,會帶來一些難耐的情緒,這些情緒可能會大而猛烈,讓人無法承受;當我們不知道怎麼處理,我們會隔絕它,用一些方法掩蓋、合理化或淡化它,讓自己能不去面對它,以便讓我們能繼續在生活中撐下去。而「過度努力」,就是其中一種辦法。
然而,要真正活得快樂舒心,首先就是要拋開他人與外界的眼光,真真正正地去接納自己。
而諮商心理師,有些時候,就是從你的願意分享中,感受那些你不敢碰觸的情緒,然後,再將它消化成你可以接受、吸收的方式,慢慢地回饋給你。閱讀《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這本書,使我們在似曾相識的經驗與回饋中,慢慢地理解自己、慢慢地從這些情緒與理解中獲得滋養;我們有機會從這些滋養中慢慢長大,而終於有能力回過頭來,跟那個無法承受如此多創傷與情緒的、內心的小孩說:「嘿,沒有關係的,要面對、承受這些真的很不容易。你一個人撐著、還陪伴著我,真的是辛苦了。但現在,你不用害怕了,我會陪著你。」
於是,我們終於有機會,可以給自己一點溫柔,可以愛著這樣的自己。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告訴我們的事
#1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心裡都是受了傷的;之後,以為「努力」可以讓自己不再受傷。就停不下來了。
#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把自己一點、一點地交了出去,用來交換愛、交換不被責罵及鄙視,希望被接納,或是希望能在這個世界上獲得一點位置,能夠生存、能有一點喘息的空間。就在這樣的生活中,我們勉強自己,也丟失了自己。而自己,原本又該是什麼樣子?我們還記得嗎?
#3
即使你不是父母最愛的孩子,但你仍然是被深愛、被重視的。
#4
孩子,面對自己不能理解的可怕情況,會用各種方式逼自己適應,只為了能生存下去。
#5
為了生存,孩子只好內化父母的標準,變成孩子生活、生命的一部分,甚至變成孩子的個性之一。
#6
即使你身上有和你父母類似的特質;你個人的意志、你的選擇,都會讓你跟他們不一樣,過著不一樣的生活。你不會複製,也不需要複製誰。你,就是你自己。
#7
你像爸爸,也像媽媽,你也是你自己,有他們兩個都沒有的部分。然後,你終於可以不再當爸爸的替身,不再成為媽媽的未來,不用再努力讓誰滿意;可以好好的,讓你自己滿意。
#8
這麼努力的你,怎麼可能不好?迷失在別人目光與評價中時,記得回到自己身上,以自己的感授為主;我們就有力量,可以抵擋外在世界的不友善。
《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作者/周慕姿
出版社/寶瓶文化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 2021 動人新作。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
「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
你總是不停歇地往前衝刺嗎?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你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
8個令人泫然欲泣的真實生命故事,溫柔提醒我們,在華人推崇努力的文化裡,「過度努力」是多麼容易被忽視,它甚至被完美掩蓋在高收入與不凡成就裡。但,每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靈魂受創、傷痕累累的大人啊。
Read More
>>> 蔡康永揭露偽善人性:被讚美「高情商」,不代表就是溫暖的好人
>>>「男友又買禮物給我,真討厭」:風靡網路的「凡爾賽文體」,訴說著現代人炫耀背後的焦慮
>>>「睡前不滑手機,改看 20 分鐘書」:6 個容易實現的新年小目標,開始滋養更迷人的自己
Cover / Art design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