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妹妹最近剛畢業,有天突然傳了封 e-mail 來向我求助,她說畢業後不知道要做什麼,本來想給自己一年時間投入在插畫興趣上,辦部落格、嘗試投稿接案,但她爸媽卻認為她管科出身,沒事去畫什麼畫。上禮拜她和家人大吵一架,最後她爸指著她鼻子撂下這麼一句話:「我給妳兩條路走,要麼研究所,要麼工作。」
她是個從小聽爸媽話長大的人,成長過程中也順著升學制度走過來,從來沒做過什麼重要的人生決定,面對父母給她的嚴厲指控,她怕了,於是問我,到底該怎麼做?
霍布森效應:被欺騙的買馬客
朋友妹妹的困難,馬上讓我想到「霍布森選擇效應」(Hobson Choice Effect)。
這個效應故事來自 1631 年一個在英國劍橋賣馬的商人霍布森,他的馬圈中有很多類型的馬,他跟所有買家說,想買什麼馬都可以,隨便挑隨便選。但問題是,馬圈的出入口卻非常低矮,所以能牽出去的馬,不是瘦弱的,就是幼小的,那些高壯美麗的馬根本出不去。
客人在裡面兜兜轉轉,自己為在眾多選擇裡做出了最好的選擇,付了錢,領著一隻不怎麼樣的馬,開開心心走了。這些客人自以為做了決定,但其實從一開始,他選擇的質與量都不高,他所做的「選擇」,不過是一種低級決策,一種假選擇罷了。
你以為你在做選擇,其實你別無選擇
霍布森效應在我們生活與職場上隨處可見,例如朋友妹妹就是個例子,她爸說給她兩條路走,但實際上是不給她選擇餘地,這不叫選擇,這叫做假開明。
在公司裡,很多主管表面上好像對各方意見開放,但他實際上給予你的資源和意見,卻迫使你不得不在質差而量小的選項裡做決定。你以為你有講話的權力,事實上你只是一直在被牽著鼻子走,不但專業能力原地踏步,曾經有的創造力與想法也會慢慢被扼殺掉。
好和壞,是要對比出來的,管理界有句話:「如果你眼前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的話,這條路通常是錯的。」因為你沒有足夠的比較質量去做對比,所以你根本不知道眼前這條路究竟相比之下,是好是壞。你以為你做了決定走這條路,其實你從來不曾擁有這個自由意志。
「如果你眼前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的話,這條路通常是錯的。」
如果你對人生、對職涯有目標,也對理想生活有自己的想像,那請告訴自己,路有很多條,每一條也都有不一樣的走法,不要讓別人告訴你該怎麼做,也要隨時注意自己是否放開心胸、接納各種觀點、嘗試不一樣的事情、跳出框架考慮不同選擇,這樣才能免於自己陷入「霍布森選擇效應」,把路越走越窄,越走同質性越高。
很多人會在突然清醒的時分,突然意識到自己怎麼過著這麼平庸的人生、擁有一個完全沒有情調與刺激可言的生活,並永遠重複做著了無新意又沒有意義的事情。原因或許不複雜,因為在人生路上,他們曾不斷掉入「霍布森效應」心理陷阱,卻不自知。
都說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上,但要注意,你掌握的是多樣化對比篩選下的選擇,還是只是專挑沒有餘地的路走著。
Read More
>>> 心理學家:「第一印象如果不好,你實際上是什麼人不再重要。」
>>> 觀察厲害的同事,發現他們都握有聰明的「職場生存指南」
Art Design : Chara